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艳琴:“太极八法五步”套路中如何练好肘
发展太极文化产业 打造国际化大品牌
用太极文化促进戒毒教育康复工作
开启高校合作 办学模式
太极拳运动疗法 有效干预糖尿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太极文化促进戒毒教育康复工作
——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开展太极拳进狱所活动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冉向利表演太极双剑。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政委祁永利(右一)、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杨英儒(右二)现场习练缠丝劲。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冉向利与该研究会秘书长冉庆东习练太极推手。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冉向利教授缠丝劲现场。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太极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内外兼修,颐养性情,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一套哲学拳,阴阳开合也象征着人生的起起落落。你们因为一时误入歧途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跌倒,但跌倒之后就要通过努力重新站起来……”4月15日,面对数十名戒毒学员,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长冉向利说。当天,该研究会应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邀请在此开展太极拳进狱所活动。

  4月15日下午,冉向利一行走进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对管教民警、戒毒学员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活动,用精湛的太极拳拳术运动引导管教民警锻炼身体,用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辅助戒毒学员矫正心理。据介绍,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是在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审批备案的一级社会团体组织,该研究会总顾问冉广耀大师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优秀传人,他的拳风简洁纯朴,拳法正宗,武德高尚,在太极文化推广传承中树立了“正宗纯朴、原汁原味”的传统太极拳风格。

  活动现场,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的会员首先进行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展示,他们刚柔相济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盈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功为核心,动作以腰为主节节贯穿,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充分展示了太极拳阴阳开合、虚实相间、动静相连、意到气到的功法特点。

  “太极拳意连不断的拳法特点,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和恒心,就像今天戒毒学员们在这里接受戒毒教育康复,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守住自己灵魂中最纯洁的领地,努力在未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在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员展示太极拳套路时,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杨英儒不失时机的将太极拳拳法特点引申到戒毒教育康复工作中,通过拳理介绍,帮助戒毒学员正确认知自己。

  在大家的瞩目下,冉向利抱拳一礼,接着双手起势,一套刚柔并济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便在场中演练开来。他时而震脚发力,时而闪展腾挪,松活弹抖完整一气。在大家的一阵阵叫好声中,冉向利精神抖擞,又为大家展示了太极双剑。随后,冉向利教授管教民警太极拳缠丝劲。据了解,冉向利是中国武术六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优秀传人。他自幼随父冉广耀习练陈式太极拳、器械,荣获市陈式太极拳“百名优秀拳师”称号。多年来,他带队参加各种太极拳比赛屡获殊荣,并多次赴杭州、福建、张家港等地传拳授徒。

  冉向利精湛的拳技引发现场阵阵掌声,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教导员刘元武说:“长期以来,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对我们戒毒教育康复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冉向利多次带领会员深入戒区开展太极拳活动,既为我们展示了太极拳的文化魅力,又教授我们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促进戒毒教育康复工作深入开展。”

  “在戒毒教育康复工作中自觉导入太极文化,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在创新监管模式,呈现出独具文化效应、兼具教育康复的品牌特色。”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政委祁永利现场观摩了整个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太极拳发源于我市温县陈家沟,其独有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拳师优势,正在我市戒毒教育康复工作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太极拳优势,把太极拳干预人体健康、正向激发内生动力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康复工作经验逐步在公安监管单位中推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