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传胜)使用机器人给患者做手术,你听说过吗?4月20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区主任乔祖俊带领其团队在持镜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实施了一例结肠癌根治术。这不仅标志着该院在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方面实现新突破,也意味着我市正式迈入手术机器人时代。
据介绍,持镜机器人用于术中持镜,全自由度操作,拥有“万向角度”活动能力,不受患者体位变动的影响,有效地扩展了手术视野和探查范围,使手术视野的图像更精确、稳定,手术更安全、有效。
在当天的手术中,乔祖俊根据需要自主按动操控按钮,持镜机器人精准移动腔镜镜头,将其思维与图像达到高度统一。由于术前录制了乔祖俊的语音命令,持镜机器人在术中可随乔祖俊的声控准确地移动,极大地减少视疲劳、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手术历时1个小时,术后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平稳。
“持镜机器人的出现,对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对患者来说,相比传统微创手术,使用机器人为患者做手术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更高,而且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的康复时间也相应缩短了很多。”乔祖俊介绍,“今后,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将为高风险手术筑牢安全屏障,以此造福更多胃肠道肿瘤患者。”
据悉,在第二十五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该院通过此例手术表明了医院积极探索肿瘤新型治疗手段,并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为我市肿瘤防治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