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力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
我们要送出实实在在的实惠
辛杨村:绿色产业换来“绿富美”
产业扶贫硕果丰
农耕文化体验园 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扶贫硕果丰
——博爱县寨豁乡产业扶贫采访侧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学典

  “这是我们刚购置的果袋生产机器,同等质量的袋子,我们要比别人卖得更便宜,也更方便村民购买。”3月22日上午,博爱县寨豁乡玄坦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葛新指着正在生产果品纸袋的机器对记者说。

  按照“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该村大力推广冬桃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种植冬桃、扁桃,发展休闲采摘业,找出了一条持续稳定发展致富的路子。目前,该村已种植冬桃等果树350亩,打造了玄坦庙村冬桃品牌,建设了冬桃种植基地,完善了“博爱县新瑞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冬桃种植基地”的各项制度,并且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如借助微信平台走微商销售、录制宣传片、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冬桃节,该村冬桃销售一空,亩收入1.5万元左右,冬桃种植户实现了持续性、稳定性脱贫致富。

  这其实是该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寨豁乡位于博爱县北部,属全山区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1.3万口人,共有6个贫困村,2016年脱贫1个(小底村),2018年脱贫2个(江岭村、玄坦庙村),今年年底拟脱贫3个村(探花庄村、方山村、张毛光村),实现全乡贫困村全部脱贫。

  在产业扶贫方面,该乡去年根据各贫困村具体情况精准项目实施,项目库入库项目共18个,如方山村第一书记项目冬桃园产业基地提升项目、小底村第一书记项目冬桃园采摘道路提升项目和冬桃园扩建项目等。这些扶贫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为贫困户的持续稳定脱贫夯实了基础,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贫困村的集体收入。如江岭村面粉二期加工厂为4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方山村粉条加工项目为2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0元,为4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小底村人均一亩樱桃园或冬桃园,待盛果期亩均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为贫困户的持续稳定脱贫夯实了基础;探花庄村发展养牛项目,每年可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我们将通过整合资金项目,充分利用金融扶贫、产业奖补等措施,鼓励有意愿发展农业特色林果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专业合作社代种、代管模式参与发展特色林果业,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实施雨露计划,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户,鼓励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确保今年年底全乡贫困村全部脱贫。”博爱县寨豁乡党委书记齐高杰信心满满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