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日行,带给“天下怀商”文化志愿者采风团成员们最大的感受是:北京老怀商遗迹正在消失,而新怀商亟须找到文化之根。
杜盛兴北京分号天汇药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打磨厂街。西打磨厂街在北京城应当是一条极普通的街道,东西长不过1145米,南北宽5米至8米。追溯历史,100多年前,它却是北京城里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活动中心之一。
因而,走出天汇药栈,“天下怀商”文化志愿者采风团成员们一定要到这条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一来,了解当年老怀商们在北京的生存环境。二来,了解西打磨厂街曾经数量庞大的商业会馆群。
天汇药栈与北京同仁堂医院位于西打磨厂街中部。与“天下怀商”文化志愿者采风团成员们同行的郭锦玉老人说,各地商业会馆旧址,以及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医院、饭店、眼镜店、染料坊等主要集中在西打磨厂街的中部和西部。西打磨厂街东部主要是书店、餐饮等。他小时候常常到街头拐角的书店里读书。
北京同仁堂医院的东侧是湖北黄安会馆旧址。而由天汇药栈向西不出10米,便又见粤东会馆旧址。旧时,广东人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大,将商业会馆开设到全国各地,位于西打磨厂街的此处商业会馆旧址应是其极小的一部分。2013年,这里已被列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点。
造型精致的门当、门上雕刻的对联,显示着粤东会馆曾有的生气。而紧邻的天汇药栈却在一天天破败,或许它很快会被所有人忘记。看到这里,“天下怀商”文化志愿者采风团成员们不免有些伤感,真心希望通过某种努力能将天汇药栈保护起来,为新怀商存一分文脉。
向西再行约5分钟,“天下怀商”文化志愿者采风团成员们便到达了西打磨厂街西段的起点。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
山西临汾会馆东馆旧址、山西乔家票号全国总号“大德通”号旧址、天达旅店旧址、北京协和医院旧址、西打磨厂街早年银号旧址等旧式商业载体在这里鳞次栉比。站在这里西望,复古的青石板路、高大的古树,及道路两侧林立的会馆、贵府、大宅门、大饭店、大药局、染料坊、豆腐坊、酒醋坊等旧址组合在一起,呈现浓浓的怀旧风情。游人在这里走走停停,端详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旧址如今均已被挂牌保护,或被重新修缮后利用起来。
西打磨厂街与鱼儿胡同相近,鱼儿胡同如今已被设计成以“鱼”文化主题的休闲娱乐区。游客在这里看鱼、说鱼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江西新建会馆、安徽泾县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北京丰城会馆、安徽芜湖会馆等一大批商业会馆旧址。
其中保护最好的当属山西临汾会馆东馆。临汾会馆东馆,亦称临汾乡祠,始建于明代,由山西临汾旅京纸张、颜料、干果、烟行、杂货五行商人共同筹资兴建,其用途是服务以上各行的商业活动,同时兼具祭神、演剧、联谊等多种功能。清乾隆年间该馆重修,清光绪年间此地弃而不用。2015年,北京东城区委、区政府对该馆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北京天街集团将其改建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用于展示、传承北京会馆文化。该会馆保安人员告诉记者,山西临汾会馆东馆定期开放,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的重大命题。
守住历史文化遗存便是守住人们心中的乡愁。那么,新怀商的乡愁在哪里呢?
指着天汇药栈旧址,郭锦玉老人伤感地说:“我总有去世的那一天,等我走后这老房子会越来越破吧,到时候谁还记得它的故事呢?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真希望有识之士献策,将老怀商目前在北京的唯一遗存保护下来,给现在的人留些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