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两个励志故事令人感动:一个是广州市的“猫爸”黄佳倡导“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家教方式,30年勤学不辍,虽仅有高中学历却考取逾百证书,终于成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一名老师,并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引导儿子成长,把儿子也培养成一名高校老师;另一个是上海交大49岁的宿管阿姨原梦园从陪儿子读书到与儿子一起考研,今年母子俩双双考上了研究生。
如今的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头等大事,人人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许黄佳、原梦园的成功经验许多人并不适用,但有一点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那就是由父母亲把自己的奋斗经历直接呈现在子女眼前,让孩子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接受正能量,于不知不觉中积蓄攀登的力量、高扬前进的风帆。这种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方式,比空洞说教,比逼孩子学、自己不爱学等教育方法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尚且好好学习,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天天向上呢?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奔跑,就是奋斗的代名词。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一个民族只有团结进取、努力奋斗,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我们应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奋斗,在实现小我的同时成就民族复兴中的大我。
黄佳、原梦园的圆梦经历,不仅再次印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真理,而且告诉人们,奋斗不是青年人的专利,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的标配,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诚然,原梦园在考研的过程中也遇到拦路虎——记忆力差,背英语单词转眼就忘,但她不气馁不放弃,花很多时间,一遍遍重复,连续700多天背单词,1天都不敢懈怠,终于将拦路虎变成了纸老虎。如今的原梦园依然保持着不断学习、永久奋斗的激情,她说:“我渴望学习,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期望有考上博士的那一天。”
说到努力奔跑,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经典影片《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他不停地奔跑,用脚步丈量人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不凡天地。让我们也不停地奔跑吧!在建成全面小康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前进,以奋斗建功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把奋斗涂抹成人生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