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大运河文化与太极文化融合发展
张绍均:明理守规话太极
图片新闻
陈家沟举办 太极拳等级划分考评机制研讨会
传授太极拳 致敬劳动者
首届弟子高级培训班五一开班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大运河文化与太极文化融合发展
——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引发的思考
作者: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公元608年,引沁水而出,南达黄河、北通涿郡的永济渠,让我市成为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运河的一部分。1411年后,2019年5月5日,璀璨的大运河文化再次为沿线城市编织了一条连接着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发展的友谊纽带——大运河城市全媒体联盟正式成立,《焦作日报》成为该联盟单位成员,并见证了在扬州举行的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已延续2500余年。公元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共同构成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历史上的大运河,沟通南北,承载着便利各地货物流通、人员往来、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运河的河运功能正在弱化。如何挖掘好、弘扬好大运河文化,不仅成为大运河沿线城市急需破解的课题,也是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共同思考的话题。

  在此之际,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举行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与实践。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联、扬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其倡导的大运河文化与全域旅游、城市建设、乡村建设的协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5月5日上午,率先拉开本次活动论坛板块序幕的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以“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与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务实行动,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提高大运河知名度注入强劲力量。

  “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是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契机。”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顾雷鸣说,“运河”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可以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焦作,如何在弘扬大运河文化中讲好自己的故事,重新唤醒大运河互通有无、往来交流的功能,沿着大运河的路线为太极文化传播和太极产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是今天开发大运河文化赋予的时代任务。

  就在5月4日晚举行的大运河城市全媒体联盟会筹备座谈时,《焦作日报》代表谈及如何弘扬发掘大运河文化时说:“弘扬发展大运河文化,要紧密结合沿线城市的实际情况,围绕区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经济资源优势等特点,采取‘大运河文化+’的模式,通过大运河城市全媒体联盟这一载体,开启一条促进交流沟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复兴之路。”

  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为目标,着力塑造品牌、举办节会、引进项目、发展产业,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期盼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就在不久前,我市举行了太极文化及太极产业发展研讨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会上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发展定位,凝聚思想共识,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坚定不移举全市之力打造“太极圣地”“世界太极城”。

  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备“一赛一节”,那么,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太极拳重走大运河之路”“丰富大运河文化,讲好太极拳故事”“寻访运河上的太极文化”等系列活动,在丰富大运河文化的同时,深度挖掘太极拳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深入研究,采取更多传承弘扬的渠道、途径、方式、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潜移默化地爱上太极文化,也必将让太极文化与大运河文化走上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文化的馨香,不会因为历史的久远而衰减,只会因为岁月的厚重愈发浓郁。从历史中走来的大运河和太极拳,在实现文化融合发展的路上必将相互辉映,重新为造福人类再谱一曲动人乐章。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