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丨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好中心城区文化旅游需要融合发力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图片新闻
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脱贫攻坚
平凡岗位上的“绿衣使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中心城区文化旅游需要融合发力

作者:□刘国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主要观点

  ◆走出焦作看焦作、走出河南看焦作,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转换思路进行新的理念设计和市场营销。

  ◆进一步创新经营理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形成过夜休闲游的旅游市场。

  ◆实施全域旅游,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要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对集中的区域空间,游客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每一个点位享受旅行,从而使吃住行游购娱效益最大化。

  ◆做好中心城区的文化旅游,是焦作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最好途径。

  4月15日至20日,在美丽的古城西安,我参加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的全域旅游培训班,机会难得,格外珍惜。一周的学习、考察,边学边思、边思边悟,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感到焦作文化和旅游融合任务还很重,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要把焦作的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还要走很长的路。

  焦作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保存有2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焦作的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打造的云台山AAAAA级景区享誉海内外,“一山一拳”成为焦作拿得出手的亮丽名片,去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5280多万人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走出焦作看焦作、走出河南看焦作,焦作的旅游业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有的甚至还未破题,如果不转换思路进行新的理念设计和市场营销,就难以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我市与优秀的旅游目的地相比,至少还需要在三个方面用功发力。

  经营理念要进一步创新

  焦作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已在全国小有名气,但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表现是: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仍是门票经济的一枝独秀,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效益并不看好,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也不是特别高;焦作市中心城区的旅游在全市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比重太小,没有形成过夜休闲游的旅游市场;全市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融合度不够,旅游发展缺乏内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尚未同音共律;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见事早、行动慢,没有交出理想的答卷;云台山景区的打造,一俊遮百丑,影响了人们对焦作旅游存在深层次问题的价值判断。

  这次培训,“曲江经验”尤其值得学习。大家分享了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介绍的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实地考察了西安现代唐人街的夜生活。西安现代唐人街以大雁塔为中心,打造了一个集文化、节庆、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科技、“互联网+”为一体的城市时尚新空间,特别是在南广场开发了一条2000多米长的步行街,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雕塑街区,日均游人量达15万人次,成了真正的网红一条街。傍晚时分,漫步其间,感受到的是一种十足的视听享受:灯火辉煌、流光溢彩,音乐之声清耳悦心、美妙动人,古色古香的建筑被五彩灯光装点得美轮美奂。我想,凡是看过此处风景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古城西安的义务宣传员。回过头来看焦作,中心城区哪有这样的大气魄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旅游资源要进一步整合

  实施全域旅游,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生活品质具有现实意义。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忌喊口号、搞行政命令、一刀切。发展全域旅游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那种天女散花式的泛旅游格局实际上是对全域旅游概念的曲解。那种搞法,看起来大家都在搞,其实大家都没有搞好,还会由于粗制滥造、档次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次培训,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据授课老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庞联昌同志讲,陕西省近年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搞乡村旅游多达84家,但真正做成功的只有袁家村等三五家,这是前车之鉴。

  这次我们考察的“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是精心整合旅游资源的成功案例。袁家村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原来并没有更多的文化资源,该村领头人有远见卓识,把关中地区农村自明清以来演变的民俗生活由“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绘制了一幅具有特色的原生态民俗风情画,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走进袁家村的古朴小巷,脚下踩着的是青石板,看到的是林立的店铺和各式各样的作坊,使人有穿越时空之感,在品尝关中地区乃至陕西特色美食的同时,由衷慨叹关中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实,焦作中心城区的文化资源远比袁家村丰富得多、比袁家村更有故事,新华北街是河南省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现存大量的工业文化遗址,只要进行必要的规划、整合就很有看头。如果把全市的非遗项目、美食聚集在市区,就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绝不亚于袁家村。如果把废弃的矿井利用起来搞井下体验又是独特的旅游方式;把山阳故城的故事讲好会吸引更多游客;把影视城、圆融寺、绞胎瓷遗址、市博物馆乃至南水北调景观带串起来,城区的全域旅游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要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对集中的区域空间,游客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每一个点位享受旅行,从而使吃住行游购娱效益最大化。西安、成都、重庆等成熟的旅游城市莫不如此。焦作作为地级城市无法与上述城市相比,没有各式各样的活动、论坛、博览会等吸引访客、游客,但其基本道理是一样的。

  工作激情要进一步提振

  习近平总书记讲,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在讨论交流中,有一种倾向很令人担忧:有人认为,西安是西部中心城市,市区到处是文化景观,城市+文化+旅游已经形成规模,且在继续实施“皇城复兴计划”,打造音乐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西安作为优秀的旅游城市,经营理念可以学习、经验可以借鉴,但做法不可复制。这种懒政思维与我市提出的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的要求相距很远,这不是我们搞文化旅游的应有品质。这次袁家村考察,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当地领导有创新发展的动力,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当前,历史把机遇交给了我们,文化旅游战线的同志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定旅游“二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担当起实现焦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目前,焦作的旅游业发展到了新的转型期,全面提升我市文化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找准突破口,而做好中心城区的文化旅游就是焦作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最好途径。当然,焦作中心城区的旅游发展是以先期大的投入为前提的,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衷心希望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做好这篇文章,破解游客在焦停留时间短、景区热市区冷这个难题,使焦作早日跻身全国优秀旅游大市行列。

  (作者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