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冰冷,我们用有温度的关怀来暖;病痛折磨,我们用有爱的力量来驱散;与病魔抗争,我们用有精湛的技术来实现。”每天一早,中站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长沈丹总是这样告诫自己的护士团队,用心守护患者,用爱诠释责任。
用心让患者享受优质服务
从事护理工作16年来,沈丹先后在中站区人民医院内科、计免科从事护理工作,2015年调入普外科担任护士长,这一干就是16年。
每天清晨,沈丹带领护士开始查房,做到病房交接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平日里,沈丹要求每一位护士工作中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微笑服务,做到“主动起立、接物、问候、自我介绍、入院介绍”,并做到“不直呼床号、对询问不说不知道、对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主诉不说没事”。同时,沈丹认真落实了每周基础护理时间,如剪指甲、为病人洗头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状况,沈丹在该院率先开展了病人出院电话回访及家访制度,主动询问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尤其是手术后病人,沈丹到家里回访,指导病人出院后用药、饮食、运动等,让患者真正享受全程的优质护理。
沈丹总是告诫科里的护士,除了日常打针、换药、铺床这些基本功外,更重要的是与患者沟通,心理疏导和病情观察。工作量大时,不允许有丝毫失误。
患者康复是她最大心愿
当护士长以来,沈丹的手机从未关机,不知道多少个深夜,只要一通电话“护士长,有病人求救”,她二话不说立刻赶到医院。
2015年10月份的一天,沈丹下班路上,迎面看见120急救车拉来一位因车祸造成颅脑损伤的患者(当时外科还是个大外科)。她立即回医院,协助当班护士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样标本、实施心电监护、吸痰,组织现场抢救护理工作,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忙到半夜,直到病人病情趋于平稳,她才安心下班。回家后,沈丹心里仍挂念患者的病情,天不亮又出现在病房里。
平日里,沈丹为患者端屎端尿,像女儿一般照顾。去年冬天,沈丹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有一位病重的80多岁的患者因排不出大便腹胀如鼓,呻吟不止。她先是为患者用了开塞露,然后俯下身帮助患者一遍遍揉腹部,可患者大便依旧没有排出,她便决定自己动手为患者抠粪便。患者的子女看到这一幕,深深地被打动,但沈丹为患者清理完后,便悄悄离开了。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我不愿意看到患者痛苦的样子,他们早日康复才是对我最大的欣慰。”沈丹说。
亏欠最多的是家人
作为护士长,沈丹要拿出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每逢节假日,她尽可能让同事与家人团聚,自己主动值班。在沈丹的记忆中,记不得有多少个节假日没有和家人一起团聚,就连儿子上幼儿园也从未接送过。
每当婆婆和丈夫对她提起接送孩子的事,沈丹忍不住掉下眼泪。早上7时就出门,晚上六七时才到家,与接送孩子的时间冲突,碰上加班更是没法接送。“我是一名护士长,要以身作则,不能迟到早退……”沈丹说。
2017年7月,沈丹准备下班时听到隔壁患者呼叫。沈丹发现发,该患者因吃馍卡主喉咙造成痰液堵住呼吸道,引发窒息。她立刻用手抠出喉咙中的异物,又用吸痰器吸出口腔分泌物,让病人瞬间有了呼吸。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沈丹守候在病床前一个多小时,观察患者病情。直到回到值班室时,她才意识到手机落在值班室,上面显示20多个未接来电。原来沈丹的奶奶脑出血昏迷,家里人十分慌张,不知所措。与家人联系上后,沈丹立刻将奶奶送到医院抢救。看着一直昏迷不醒的奶奶,沈丹心如针扎一般。
沈丹说:“我认真对待患者,却无法精心呵护我的家人,真不称职。”想到家人,沈丹有太多亏欠。
让护士团队充满爱的力量
沈丹深知,护理工作中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温馨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还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团队责任意识。
为了提高护理组的护理水平,工作中,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除了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临床专业知识和技术外,她还给年轻护士介绍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与病人交流沟通技巧,并积极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加强英语、电脑知识的学习,提高临床知识应用能力。
“她的心很细,能记住我们每个人的生日,给我们买礼物、过生日。身体不舒服时,她像大姐姐一般照顾我们,十分贴心。”该科室护士许译文说。
“我的孩子现在两岁了,怀孕时,多亏丹姐的指点和照顾,让我度过了孕期的迷茫期。”该科室护士杨杰说。
提及沈丹,医院普外科同事对她赞不绝口。“我们是个团队,只有让她们感受到关爱,才能用爱心抚慰患者的伤痛。”沈丹笑着说。
十几年来,凭着对患者认真的态度,沈丹先后获得该院“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及全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赢得了患者与同事的一致称赞。
“给我一支蜡烛,那是青春跳跃的火焰;给我一顶燕帽,那是守护生命的灿烂……我会用心守护患者,用爱诠释责任,尽心尽力救护来院的每一个患者。”沈丹说。
广大读者和网友想了解详情,可登录焦作网www.jzrb.com,进入网视焦作点击收看,也可关注焦作网微信JZWWWX或扫描二维码收看本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