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县番田镇“1122”助推乡村振兴
“四好农村路+”幸福一方人
用担当诠释商务综合执法精神
已设置的惠民点“都挺好”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5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番田镇“1122”助推乡村振兴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温县番田镇党委书记杨照辉(中)在该镇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了解项目开展情况。 本报记者 马允安 摄
 
   

  本报讯(记者马允安)“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4月23日下午,说起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正在温县番田镇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了解项目开展情况的该镇党委书记杨照辉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通过“112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人居环境建设、爱心超市、农村幸福院等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1122”是该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具有一体化、整体性、联动性、前瞻性的符合该镇实际的思路和路径,即一个经营、一个整理、两争创和两改革。杨照辉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体要求,这五项要求中,前三项更为关键。我们分别从土地规模经营入手狠抓产业兴旺,从空院治理入手狠抓生态宜居,从两个争创入手狠抓乡风文明。”

  “一个经营,即加快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农村集体经济。这是产业兴旺的抓手。”杨照辉介绍,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是番田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该镇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扶贫工作措施,在省级贫困村段村、秦庄地界,实施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项目。项目总面积100亩,功能分区为莲藕种植区40亩、鲈鱼养殖区45亩、大棚种植采摘区10亩、办公及休闲区5亩。项目总投资192.4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68万元,其余自筹。项目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底已建成投用。鲈鱼养殖突破南鱼北养技术难题,打造出高效农业产业基地。按目前市场价,可纯盈利40万余元。采摘园区内25亩多的品种葡萄长势喜人,今年可上市,亩均预计可盈利3000~4000元。如今,通过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该镇42个村告别了以前的等靠要思想,形成了争相比村里的变化、比争取项目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局面。该镇王庄村以前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0,现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一个整理,即对农村闲置土地和闲置空院启动整理工作,实现村容整洁。这是番田镇生态宜居的抓手。在该镇三陵村记者看到,不少空院子里看不到一般闲置空院的断壁残垣和杂草丛生,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苗圃,有红叶石楠、桂花树、雪松、玉兰等。该村党支部书记苗国中介绍:“为了将村里的闲置土地和闲置空院利用起来,打造生态宜居村庄,去年8月份,村两委和党员商量研究后提出了人居生态环境改善方案,实施‘三三四’模式与闲置空院房主通过沟通签订协议,即由村委会出资在空院内种植绿化树,收益三成归房主、三成归村委会、四成用于贫困户管理费用。”以前该村共有20处闲置空院无人管理,如今已整理出13处4410平方米,种植树木2000余棵。去年,该镇宋村以危房改造资金为主,整合民政部门幸福院建设补助资金、帮扶单位帮扶资金、镇财政补助资金等,实施的温县危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和宋村幸福院建设总投资达40万元。该村有9户特困户为孤寡老人或重度残疾户,申报危房改造项目后,自身仍无能力建设。经镇村两级干部反复讨论研究并征得群众同意后,确定了“整合资源、集中建设”的危房改造方案,将危改资金“打捆使用”,确保每人一个单间,并配套厨房、洗澡间、活动室等,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建成投用后,入住人员的原有住宅收归集体,其土地流转收入、五保金、低保金等由村委会设立专门账户统一管理,用于日常生活支出。此模式既解决了特困群体无力实施危房改造的难题,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了财政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空闲院落的统一规划和利用。

  两争创,一是通过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争创合格共产党员;二是争创社会主义文明家庭,切实引导和营造农村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这是该镇乡风文明的抓手。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开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解决在农业生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群众不支持不配合问题,从而保障在农村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伐。与此同时,该镇实行农村党员分类别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起对全镇农村党员日教育、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解决好农村广大无职党员管理弱化问题,激发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团结带领群众,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两改革是通过建立业务办公室,改革机关工作机制,为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之成为治理有效的抓手。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