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定兴)近日,由市残联康复部牵头的2019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筛查工作全部结束。此次筛查工作,历时8个工作日,在全市7个筛查点,有816名残疾儿童参加了筛查评估工作。省残联康复部部长吴明生到场指导工作,并对我市“阳光操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按照“阳光操作”的筛查工作方针,市残联组织9家定点康复机构的12名医生,每3名医生一组,分别为肢体组、智力(孤独症)组、听力言语组,统一使用国家残疾儿童评估量表,让每一名残疾儿童由相应组里的3名专家,根据其康复潜力按百分制分别打分,为接下来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救助对象提供了依据。
在筛查期间,记者注意到,现场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由残疾儿童家长现场选择康复机构,以及将自己的名字签到自己意向的康复机构栏内。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哪些孩子得到康复救助?医疗专家组说了算;孩子到哪里接受康复?家长说了算,经费跟着孩子走的“阳光操作”模式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