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介人是中共早期革命者,是豫北中共初期组织的建立者和领导者之一。
1899年6月21日,杨介人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崇义镇,原名杨介臣,乳名福泰,字廉泉。1915年考入设在武陟县的省立商业学堂。1919年春,在开封考取河南省首批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1920年1月进入法国蒙达尼公学,同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李富春、李维汉、聂荣臻、王若飞等一起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1922年6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3年10月,杨介人离法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4年冬,杨介人从苏联回国。同年,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到安阳县,领导京汉铁路邢台至新乡、道口至焦作沿线的铁路工人运动。他先后在安阳铁路机务段、车务段和振兴铁工厂、广益纱厂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领导工人广泛有效开展反压迫斗争。1925年春,他数次去六河沟煤矿发动工人,成立工会,发展共产党员,并与刘少奇、罗任一等同志发动和领导了六河沟大罢工。1925年夏,他在创立安阳几个党小组基础上,成立中共安阳县特别支部,后在省立十一中(今安阳市一中)建立了共青年团支部。暑假与驻扎在安阳的国民革命军教官徐向前联手,组织学生学习革命道理、开展军事训练。之后选派进步学生报考黄埔军校。上海五卅事件后,他和罗任一组织学生、工人和其他爱国人士支援五卅运动,震动安阳社会各界。1925年6月,到焦作视察和指导工运,机智地说服为焦作煤矿英国管理人员提供饮食的中国厨师停止工作,逼迫这些英国人离开焦作,有力地鼓舞了矿工们的斗争勇气,促使焦作大罢工迅速爆发。1926年3月,到河南汲县任中共卫辉地委书记。冬,任中共安阳地委负责人之一。1927年7月,蒋、汪、冯合流,他在袁家花园设指挥部,领导工农武装击退冯玉祥部来犯安阳的部队。1927年9月,任安阳县委书记,发动农民成立“抗袁联合会”,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袁抗租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杨介人一度在沁阳、温县等地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地下党组织。1928年2月2日,在安阳被捕,半年后被释放。1928年11月,再次在安阳被捕,被押开封监狱。1929年5月,由亲戚买通监狱长后出狱,回温县后杨垒小学教书。后到木楼沁阳公立第二小学教书。此后直到1932年,他主要时间在家乡教书,同时坚持革命工作。1933年春,发动安阳县清凉山武装起义失败,到北京藏身。1933年冬,到天津寻找党组织,因叛徒出卖被捕,后押保定监狱。1936年12月23日凌晨2点,领导越狱暴动,失败被捕。1936年12月30日,在保定就义。1937年2月6日,安葬崇义。
1946年春,中共沁阳地方党组织在崇义镇隆重召开追悼大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06年9月,入选河南省民众评出的“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入选焦作市评出的“3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焦作英雄模范人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