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我们身边,经常能听到家长反映他的孩子睡觉越来越晚,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一方面是要给中小学生减负,另方面是家长在抱怨孩子越睡越少,为什么中小学生房间的灯总要亮到深夜?到底是谁抢走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连日来,围绕这一话题我市网友展开广泛热议。
现状:“白+黑”“5+2”成常态
4月的一天,时间是23时15分。网友“凌波微步”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心情,“儿子写作业,我陪读,我竟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看到朋友们发来安慰的表情,网友“凌波微步”在心疼之余,心情颇为复杂。他说,儿子在读八年级,每天睡觉都在22时以后,甚至拖到凌晨,他已经习以为常。早上6时,孩子起床,每天睡眠时间常常不足7小时。”网友“凌波微步”说。
不仅是中学学业重,网友“紫茉莉”说,她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每次临近考试,每科老师都发了好几份试卷,常常写作业到很晚。最令“紫茉莉”难以接受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是让孩子抄试卷、抄练习册上的题等。
家长吐槽中透露着无奈。为了能保证孩子们的睡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教育部曾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等九部门下发了与中小学生减负相关的通知,俗称“减负三十条”。
与减负相关的政策年年都在出台,但是,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网友“落叶的家”是解放区环南一小的老师,她说,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不少课外兴趣班,每样都有作业,有的是书法,有的是钢琴等,孩子睡觉的时间当然就更晚了。的确如此,如今,很多中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常常是,“白+黑”“5+2”的连轴转。
建议:多方努力 为孩子赢得更多睡眠时间
不少专家指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睡眠时间减少的核心在于追求升学率,这个问题不解决,难以走出困境。
网友“紫茉莉”说,希望相关部门重视给学生减负问题,拿出一些措施。比如,将早上上课时间推后,让孩子吃好早饭,时间更充裕。同时,老师们布置作业应该更加精简,而不是机械堆砌。
在我市教育部门工作的网友“紫水晶”说,近年来,我市在全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着眼学生和谐发展中出台多项措施,也涌现出类似市实验小学提倡“书包不回家”或“小书包”“轻书包”回家等。“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这需要多方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放平心态,切莫过量给孩子加重负担,学校方面应该对作业量化、精简、有效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效率,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交软件和游戏等,也让孩子们主动牺牲睡眠时间,因此需要多管齐下,一起努力为孩子赢得更多睡眠时间。”网友“紫水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