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改玲)厨余垃圾如何处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李万街道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其做法是将厨余垃圾分类,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一个月后这些厨余垃圾就成了有机肥料。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壳瓜皮、废弃食用油、菜根菜叶等,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据李万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晓红介绍,两周前,该街道以耿作村为示范点,通过“三步法”稳步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工作。
第一步,投放分类垃圾桶160组,以垃圾分类折算积分为激励手段,引导村民每天将厨余垃圾分离出来,单独投放,做到垃圾减量化;第二步,探索垃圾堆肥技术,往厨余垃圾里添加高效益生菌,使之发酵成为优质有机肥,实现垃圾无害化;第三步,将有机肥用于种植有机蔬菜,实现垃圾高效利用。目前,耿作村村民分离出来的厨余垃圾添加益生菌后,已统一投入发酵池发酵。
5月13日上午,记者在耿作村看到,每户门前都放有两个垃圾桶,一个用于收集厨余垃圾,一个用于收集其他垃圾。据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厨余垃圾每天有专人来收,日产日清。厨余垃圾发酵成为有机肥后,村民可以免费领取,用于种植有机蔬菜。从今年6月1日开始,该村将每月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村民奖励积分,村民可以用积分兑换食用油、卫生纸、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一位耿作村村民对记者说:“俺村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简单明了、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适合在农村推广。”
王晓红说,将厨余垃圾分离出来进行发酵处理,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下一步,李万街道将在辖区所有村庄推广耿作村处理厨余垃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