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切实加强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依靠法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青少年劳动能力退化
四城联创红黑榜
新农村建设要重“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青少年劳动能力退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到宿舍打扫卫生……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记者走访多所大中小学校了解到,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课程,但也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受访教师表示,当前,不少崇尚分数、崇尚快乐的青少年缺乏劳动认同感,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心雨zyh:重视学分轻实践,独立生活难过关;不会劳动可不行,人生路上难走远。

  @赵银梅:教育孩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家长要有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引导孩子做家务,让他们体会家长劳动的不易,学会感恩。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劳动意识。

  @风开季节:说真的,如今的青少年根本就没有机会劳动,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基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他们动手干活,家长不肯、老师不愿。所以,寻找青少年劳动能力退化的根源,先要想一想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出了问题!

  @清宵听雨夜梦归:如今,老师和家长过度崇尚学分,导致青少年缺乏劳动机会、劳动能力退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成年人必须多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让他们热爱劳动,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水晶小草:我认为,社会上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歧视体力劳动者,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从事体力劳动。所以,青少年劳动能力退化与整体社会风气有关。

  @不知潇湘在何处: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动手、多劳动,这有助于他们增强责任感和生活能力。

  @南宫卿宇:希望广大家长不要太溺爱孩子,我们应该多让孩子参加劳动,这是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有助于他们以后独立生活。

  @庐人境: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还有劳动课程,老师教大家剪纸、园艺等技能,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一生受益。希望现在的学校也开设劳动课程,并与时俱进地设置实用性较强的实践作业,提高孩子们的劳动能力。

  【下期话题】

  观众与演员

  5月12日,德云社演员张云雷的一段相声视频引发关注,他和相声演员杨九郎一唱一和,拿国难“抖包袱”的节目受到社会舆论猛烈批评,张云雷随后赶紧道歉。

  对此,有网友认为,观众与演员是“鸡和蛋”的关系,有什么样审美倾向的观众,才会有什么样的演员,因为他们只有取悦观众才能走红。网上关于这个段子的视频显示:当张、杨二人无底线地一唱一和说到“笑料”时,台下的观众爆发出了一阵阵哄笑声。据媒体报道,观看这场演出的观众达4000人之多。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