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温县祥云镇古贤村,处处人头攒动,阵阵清香扑鼻。有人说,这清香是童年的记忆、饕餮的美食。村民张华说,这清香是古贤村绵延400余年从未间断的传承。
因“孔门十贤”之一的卜子夏出生于此而得名的古贤村,加工碾馔的工艺可追溯到清初,因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质上乘而闻名于世。
听着石磨滚动声、闻着碾馔清香长大的张华,子承父业,也干起了加工碾馔的生意。当日刚过8时,他已经把头天夜里加工好的500多公斤碾馔发往郑州。“今明两天镇里在俺村举办古贤碾馔美食文化节,俺要把碾馔的制作流程展示给游客。”他说。
干着手中的活儿,张华不忘推介家乡的特色。要制作品质好的碾馔,选材至关重要。古贤村地处国家农业产业园核心基地,所产温麦系列小麦皮薄、粒大、麦浆汁浓,做出来的碾馔品质高、口感好。
“碾馔的制作周期比较短,每年从5月10日开始,制作期最长不过一个月。”张华说,“虽然时间短,但作为时令美食,碾馔有全麦的营养、嫩绿的卖相、筋道的口感、诱人的清香,市场很好,俺家一个月能进账10万元。”
在只有300多户人家的古贤村,像张华这样的碾馔加工大户就有30多个,每年外销新鲜碾馔达3万公斤,远销洛阳、郑州、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年增收近1000万元。如今,该村已经开发出真空包装的碾馔产品,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享受这一绿色产品。
今年,为了进一步做亮古贤村碾馔文化这一名片,祥云镇组织举办以“耕读田园,问道古贤”为主题的2019温县·古贤碾馔美食文化节。
打籽、去杂、清洗、炒麦、晾干、去皮、拌油,上石磨出成品,文化节现场,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展示碾馔的制作流程,并将新鲜的碾馔或凉拌,或配肉类,或配时令蔬菜,做成特色小菜,供游客们参观品尝。此外,洪山调、犁铧大鼓、民间剪纸、葫芦烙画等非遗展演,免费参观小麦博物馆等一系列活动,让温县的乡土文化魅力尽显。
温县县委书记毛文明说,举办碾馔美食文化节,旨在以文兴业,带动乡村旅游,留住乡愁,并以此为契机,在温县发掘更多的乡土文化,深入推进太极拳发源地全域旅游工作,助力乡村振兴。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