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市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中心揭牌
成功实施一例肝巨大血管瘤介入动脉栓塞术
献血的好处,你知道多少?
“补”情商
“直播扶贫”:这只“螃蟹”可以吃
公 告
拍卖公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补”情商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火爆南京家长圈的高价情商培训班,引发广泛关注。该培训班工作人员号称0~15岁的孩子都能学,培训内容包括情绪管理、社会交往、挫折抵抗、树立自信等,有的课程需要家长花费数万元。对此,有网友质疑:“情商确实能‘补’,但那个学校叫‘社会’。”“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情商培养,与其送孩子去培训班,不如家长先负起责任。”但也有家长表示,孩子上情商培训班确实有效果。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昆仑雪无痕:小小少年“补”情商,察言观色玩花样;掏钱报班走捷径,“畸形盆景”怎成梁?

  @无价宝之:“补”情商不如多交流,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课。

  @悦眉潇生画:我认为,与其通过参加培训班“补”情商,不如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陪伴和教育才是提高孩子情商水平的最好方式。

  @江苏日月江南:孩子的情商,需要家庭、社会在共同教育和实践中培养,如果家长对培训班抱有太大希望而忽略了日常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世故圆滑,不利于健康成长。

  @益昌人:情商可以“补”,但与参加高价培训班相比,孩子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在教育和实践中不断引导孩子、完善孩子、塑造孩子。所谓的情商培训,不过是商业噱头,用来敛钱而已,大家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细数青山望蓬莱:花数万元为孩子“补”情商的家长,应该先去“补”一下自己的智商。

  @清宵听雨夜梦归:这完全是商家的炒作噱头,广大家长应当理性科学地看待这类培训,不要盲目跟风,以免上当受骗。

  @心雨zyh:美其名曰“补”情商,培训敛财很疯狂;鱼龙混杂须甄别,严格监管要跟上。

  @贵贵的蒲公英:参加情商培训班对孩子健康成长有一定帮助,只要有效果,家长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刚柔v:只要合规合法,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允许这类培训班存在,让孩子多学点知识不是坏事。

  【下期话题】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经历20年快速发展,已收获丰富的作品、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来自各方的关注。但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有关其价值及合理性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很多网友认为,综观网络文学整体,虽然不乏风靡一时的佳作,但与庞大基数相比,精品数量依旧偏少。哪怕是有专家评奖背书、入选各类榜单的作品,如果脱离“网络”前缀,也只能用有新意、有特色形容,难以称作经典。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