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何登恩、刘超)今年年初以来,市公安局中站派出所以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载体,从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凝心聚力,创新工作模式,全面推进“一村(格)一警”社区警务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抓机遇,抢先机。该所认真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辖区实际,把“一村(格)一警”社区警务工作当成一把手工程,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主动向中站区委、区政府专题汇报,为社区警务建设一次性争取资金30余万元,改善了社区民警、辅警的办公条件。同时,为充分调动辅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所着力提高辅警工资待遇,建立了辅警奖惩工作机制。为创新工作模式,推动社区警务建设,中站区委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任命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支部副书记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副主任,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攻难点,补短板。该所针对“一村(格)一警”社区警务工作点多、面广等特点,针对辅警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能力较低、群众工作不擅长等问题,按照辅警“五项职责”工作要求,从“学什么、怎么做、如何干”入手,组织社区警务骨干,采取以会代训等方法,有计划地对辅警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掌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通过加压“充电”,补齐辅警工作短板弱项,进一步加强辅警自身修养,极大地提升了辅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辅警成为社区民警的好助手。
抓工作,重实效。目前,该所有16个警务室、36个工作站、53个网格,19名社区民警、53名辅警进驻工作。按照“一村(格)一警”社区警务工作职责,社区民警和辅警每周至少4天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围绕治安防控、扫黑除恶、新中国70周年大庆等中心工作,发挥“红袖标”巡逻、治安联防等队伍的作用,全力做好治安防范工作。社区民警和辅警抓住入户走访、“两述一评”等活动的有利时机,发放治安防范宣传单3000余份,收集各类信息100余条,同时加强重点人口管理,主动排查企地、邻里等矛盾纠纷,邀请司法、民政、农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群众,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有效避免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社区民警和辅警摸排各类案件线索30余条,协助破案18起。
推亮点,带全面。该所和美警务室地处中站区城乡接合部,辖区面积700亩,有居民楼138栋,安置6个行政村2万余人,治安形势十分复杂。社区民警和辅警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针对人口密度大、重点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等特点,充分利用警务室建设的优势,从防范体验、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细微处入手,在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等方面下功夫,彰显公安民警的履职担当和爱民情怀,形成了和美警务室的亮点和特色,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成为“平安中站”的新名片。该所及时总结推广和美警务室的工作经验,在全所范围内迅速掀起“赶、学、比、超”活动热潮,推动了社区警务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