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焦作多元联调打造“中原水城”
温县全方位展示太极拳魅力
我市太极拳文化惊艳深圳文博会
“四城联创”,市政协领导班子在行动
图片新闻
我市举办第十批市管专家主题研修班
我市文物珍品亮相亚洲文明展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主任会议
绿色大封美如画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公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过境水” 蓄住“天上水” 用好“幸福水”
焦作多元联调打造“中原水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初夏时节,记者在我市城乡采访,一个“河湖库池织水网,水系连通绕怀川,多元联调水丰沛,生态宜居靓中原”的大美水城展现在眼前。这是我市持续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怀川人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厚礼。

  我市是一个既“有水”又“缺水”的城市。说“有水”,黄河、沁河、丹河、大沙河和南水北调总干渠从家门口穿过,但丰足的“过境水”过去大都从眼前白白流走。以黄河为例,河南省每年分配给我市的引黄指标是2.35亿立方米,前些年实际每年引黄总量仅有0.4亿立方米。说“缺水”,改革开放后,伴随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建设的大潮,曾经丰沛的地下水被超量开采,加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84.7毫米,致使我市变成了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7.8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3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按国际公认标准,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水是城市之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源。为了改善水资源短缺状况,我市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科学论断,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建设“四个焦作”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的高度,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四水同治”为抓手,以“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为目标,以“节约用水、循环水系、河湖连通、多源共济”为路径,以留住“过境水”、蓄住“天上水”、用好“幸福水”为手段,在怀川大地掀起了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治水兴水高潮。全市水生态工程涉及11个县(市)区,总面积达4071平方公里,其中城市生态水网面积就达214平方公里,投巨资建设引水工程、调蓄工程、水系工程等,仅去年全市就实施了“十大示范工程”,投资高达50.19亿元。今年,我市又谋划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水系连通、水污染防治等八大类64个项目。其中,省涉及焦作的重大水利项目2个,重大工程10个,县(市)区工程52个。

  为了留住“过境水”,我市投资1.6亿元,实施了引黄入焦工程,引黄沁河水入城市水系。武陟县利用引来的黄河水,建成了龙泉湖公园、龙泽湖公园和凤仪湖公园,其中龙泉湖公园占地500亩、水面200亩;博爱县投资5亿元,引沁河水和丹河水,建成了幸福湖公园、李商隐湿地公园、博爱公园等。完成了14.3公里的城区河道治理,城区河网全部贯通,形成“一轴带动、三湖一湿地、三纵六横引绿、山水融城”的整体城市河道水网结构,新增水面94.78万平方米,蓄水262.29万立方米。沁阳市“三水润沁”工程,通过调引黄河水、蓄住沁河水、兴利丹河水,为护城河、天鹅湖提供了丰足的水源。

  为了蓄住“天上水”,我市利用孤山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和渠系,将“天上水”送入城区水系,形成大连通。通过新开挖河道打通城区水系,完善引水、调水、蓄水设施,形成了“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城市水系美景。修武县通过对马鞍石水库、群英水库除险加固,兴建白龙潭水库,为宁城公园、七贤公园、运粮河提供了丰足水源,提升了县城品位。孟州市利用19座水库蓄住的“天上水”等为水源支撑,规划建设了“九河九湖一环城,十九水库四湿地”的生态水系,建成了20公里长的环城水系,河道生态水量达500万立方米,并规划新建了汶水湖、太子湖、南湖等滨河公园。该市通过汶水湖工程,带动了“老家莫沟”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老家莫沟”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以上。

  为了用好“幸福水”,我市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南引丹江水、黄河水入城,北蓄“天上水”调节,西用过境地表水,融汇进城入水系。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除解决修武、武陟、温县、博爱和城区人民群众吃水外,还实现了生态供水。2017年,我市首次实现了南水北调生态供水,18天供水180万立方米。去年,我市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水60天,补水4600万立方米。我市还把博爱、中心城区和修武连为一体,利用城区6条纵向河道,与南部的新河、大沙河、蒋沟河、引黄入焦干渠以及灵泉湖等河库交织贯通,营造滨河景观,构建大循环的城市水系。市引沁灌区把引来的“过境水”注入孟州陵区库池,为当地引水补源、环保用水、城市水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多元联调聚水润怀川,换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沛的水源使我市由缺水城市变成了“中原水城”,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引黄入焦工程把黄沁河水引入城市水系,年引水可达330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不仅缓解了项目区用水紧张局面,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改善了市区周边生态环境,还为大沙河及龙源湖提供了稳定的生态景观水源。如今,沁北干渠2公里变成了水面宽25米、柳绿花红的景观带,沿渠两侧地下水上升5米左右。

  大沙河因为有了水,从一条臭水河变成了城市公共生活的大美舞台。特别是大沙河10公里长的城区核心滨水景观带,成了生态与文化、景观与水利相结合的滨水景观带,结束了我市城区没有一条大河的历史。

  因为有了水,我市孟州、温县、博爱、武陟、沁阳等县(市),建成了河湖畅通、人水和谐的城市水系,生态供水、工农业用水有了保障。温县年可引用黄河水1.3亿立方米,扩大补源面积186平方公里、以灌代补面积23万亩,年补充地下水0.5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水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博爱县以打造集防洪、供水、生态、景观、旅游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水系为目标,按照“健康安全、水通水清、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理念和水通、水活、水清的总要求,先后投资5亿元,建成了“三纵五横两湖一湿地”城市水系,再现了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秀美景色。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