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能源,是徐州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市以绿色化、智能化、全球化为发展方向,全面实施平台打造、产业升级、强链补链、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开发利用“六大工程”,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有力地推动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新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该市有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艾德太阳能等十几家龙头制造业企业,建成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沛县生产基地,硅材料、晶硅铸锭和切片产能稳居全球首位,先后获得“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以绿色化为引领 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发展
能源产业是徐州创新求变的千亿级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稳产富产矿井相继进入衰老期,为徐州敲响了资源枯竭的警钟。作为传统能源龙头企业,徐州矿务集团主动向外发展,探索异地创业。目前,该集团已经建起了新、甘、黔三个省外基地,并运营管理孟加拉国最大的煤矿,获得100多亿吨的煤炭资源,相当于再造了3个徐矿。2017年以来,该集团聚焦煤炭、电力、天然气、新能源四个主导产业,聚力煤化工、煤炭物流、能源服务、战略资源开发四个延伸领域,积极到国家煤炭大基地和“一带一路”布局,建设了内蒙煤电一体化、陕甘煤电一体化、新疆煤电一体化、山西煤电焦化一体化等基地,拓展了清洁能源、服务外包和国际产能合作。
在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徐州市大力推动新能源企业跨越式发展。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徐工汽车新能源车辆公司于2016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板块,2017年获得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此后,该公司以原有产品线为基础,专注于新能源专用车市场,采取“抱团取暖、强强联合”的模式,与中国普天、南京金龙、苏州协鑫、成都雅俊、江苏银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此外,该公司依托“专业化+平台化”运营模式,联动技术、生产、品管、规划、营销等部门,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核心的“研产销服”一体化平台。目前,徐工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作为明星产品,徐工E300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的最高时速达90公里,续航里程达240公里,支持两小时快速充电,其轻量化、能量优化、成本优化的设计特点,使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出口认证。未来,徐工汽车将大力开拓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卸货车等新能源专用车市场,力争实现年产3万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
在该市,像徐工集团一样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还有徐矿集团、淮海控股集团。目前,徐矿集团与徐州经开区合资成立的江苏路航汽车有限公司,开发完成了一款小型物流车(微型面包车)并达到上市条件,生产能力为年产10万辆。由淮海控股集团投资的弘安新能源汽车公司,主要致力于低速电动汽车、高速电动汽车(轿车)的研发生产。
以智能化为方向
布局智能化全产业链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光伏光电产业成了徐州市近年来发展最快、成长最好的主导产业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市有全球首屈一指的硅材料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光伏光电产业链。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徐州市的一家光伏能源企业,是综合实力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多晶硅生产商。该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订的各级标准超过30项,其中主导或参与的国际标准有6项,对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企业的多晶硅产能连续迈上新台阶,节能环保水平和产品成本质量行业领先,总产能已达6.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晶体硅硅锭、硅片生产基地,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80千克以及1200千克铸锭炉技术,先后推出了“鑫单晶”系列、“鑫多晶”系列高效硅片产品,且使多晶产品和单晶产品的转换效率有效提升。
此外,徐州市还有保利协鑫、艾德强茂等数十家大型地面光伏发电企业。这些企业按照当地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工作要求,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贾汪协鑫20MW地面电站等项目。
可以说,作为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徐州市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从硅材料到光伏应用的光伏产业链条。
以全球化为目标
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从煤炭到光伏,再到氢能,徐州看准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
燃料电池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7月,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内燃料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华清公司正式签约,旨在建设国内首个最大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产100万件电池。在此基础上,该基地围绕燃料电池产业,大力打造集高端制造、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
2019年5月13日,又一个世界级储能项目在徐州扬帆。全国最先进的锂电产业配套企业和协鑫集团一起进驻徐州。协鑫集团分别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1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电储能系统项目投资协议》《协鑫集团与当升科技锂电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三方一起通过资本、资源、技术合作,集聚锂电国际高端产业集群,在徐州大力建设世界级规模的锂电材料基地。
作为徐州光伏行业的领头雁,协鑫集团、保利协鑫还通过“一带一路”平台,构筑了产能绿色转移的“黄金通道”。两家企业通过“埃塞—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主要开发埃塞俄比亚欧加登盆地蕴藏的丰富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协鑫智慧能源在印尼开工建设了印尼卡巴燃煤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西加地区电力紧缺问题。
新能源产业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是徐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发展规划,徐州市紧盯行业发展动向,以国际化、全球化、世界级为方向,开足马力、高歌猛进,大力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了该市在世界新能源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记者感言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近年来,徐州市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配套为重点,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吸引并打造了一大批龙头企业,一批关键项目和企业的入驻,为徐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对比焦作,虽然我市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规模小、比重低、实力弱。新兴产业虽然是我市的产业发展短板,但也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所在。未来,我们必须着力打牢基础,抢占发展制高点,围绕产业配套、延链补链、产品升级,高起点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做大我市工业经济的“蛋糕”。
(本版照片除标注外均由本报记者刘金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