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5G基本达到商用水平
穿越时空,遇见汉服文化
公 告
创新举措推动“两小”门店达标
乳牙保护要注意 吃零食频率不建议过高
天上不会掉馅饼 网络借贷套路多(二)
摩托车报废手续如何办理
河南为中小学生减负: 严禁节假日、双休日补课或上新课
下月有3场专场招聘会
上周我市生活必需品价格涨跌互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时空,遇见汉服文化
——“市民观察团”观摩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活动随访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市民观察团”成员与身着汉服的演员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记者 王龙卿 史文生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不仅华美大气,而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在几个月前,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将在焦作影视城举办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许多市民的浓厚兴趣。5月17日,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开幕,《焦作日报》组织热心市民组成“市民观察团”前往活动现场,观看汉服表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日15时许,十余名“市民观察团”成员来到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举办地点焦作影视城。焦作影视城建于1995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在这里举办,就是希望借影视城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让汉服之美得到完美呈现。

  焦作影视城周边的人们闻讯后,纷纷相约赶到这里,都想亲身感受一下活动的氛围,享受一场汉服文化的视觉盛宴。

  16时,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开幕式正式开始,“市民观察团”成员有的围在舞台边欣赏表演,有的拿出手机或相机边看边拍摄,留住精彩瞬间。

  主持人介绍,这次活动是由解放区人民政府和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人民日报》漫画增刊共同举办的,文化周整个活动围绕“5·19中国旅游日”开展,共计5天时间。

  开幕式后,三皇祭礼仪式表演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旗阵方队,“战士们”身着盔甲,手持威旗,神色坚定,气宇轩昂,他们为守护汉家威仪而前进,为弘扬汉家传统礼仪文明慷慨前行。随后而来的是执羽方队、汉风方队、唐韵方队……“市民观察团”成员纷纷拍手点赞。

  一位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说,许多人觉得汉服就是汉朝时期的服饰,其实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从三皇五帝延续至今(清代被迫中断)。古代汉服因时代及场合不同,颜色和款式也不尽相同,绚丽多彩且含有特殊意义。

  汉服文化对人们了解民族传统、加深民族感情具有很大的帮助,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爱国心,对现阶段的道德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对带动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恢复华夏礼仪文明,激发全民学习国学的热情,提升全民传统文化素养。

  “汉服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在影视城里边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自己喜欢而穿着汉服前来参加活动的游客。”身边的一位游人边走边说。

  “市民观察团”成员通过参加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活动,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焦作举办首届汉服动漫文化节,可以通过汉服展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贡献。”“市民观察团”成员王晓燕说。

  “眼下,‘汉服热’逐渐在神州大地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着汉服,走上街头。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应该多融入一些这样的中华元素,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市民观察团”成员裴振喜建议。

  “今年的焦作市首届汉服动漫文化周,有众多的年轻人参与,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从这些五花八门的服装中,看到的是百花齐放,是年轻人对自己民族生活方式的眷恋。”“市民观察团”成员刘玉安表示,“重塑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从这些年轻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喜爱来看,我觉得很有希望。本次汉服动漫文化周很热闹,希望每年都举办这个活动,将其打造成一个更好的传统文化互动体验平台,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经验,助力焦作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文化名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