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去年与贵州老干妈有限公司签订长年供销合同。像杨天其这样的家庭农场,在博爱有150余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正是不断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激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活力,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金杯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余亩土地种植蔬菜,并联合5家合作社成立农产品直销配送中心,将农产品配送至市区的超市、企业、机关、学校,在去年出现的“蔬菜滞销”中有效规避了风险,保证了农户收益。
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博爱县休闲农业与全域旅游创建同步发展,成为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正在推进的西部“竹林水乡”体验区、北部“四季花果”度假区、东部“现代农业”观光区、南部“紫海绿洲”休闲区已初具规模。如今,26个休闲农业观光示范点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600万元,初恋樱桃催生了“网红村”小底村,让这个省级贫困村实现了脱贫致富、绿色增收。
现代高效农业在支撑全县经济转型提升中呈现出强大的后劲。全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12.16万亩,其中有近5万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博爱县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农业效益明显增加。全县蔬菜生产面积20万亩(复播),年产蔬菜110万吨,年产值9亿元;林果面积5万亩,年产量13万吨,年产值7亿元,是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十大蔬菜之乡。
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催生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全县共创建全国蔬菜标准园1个,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有机农产品1个。“清化生姜”已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孝敬牌”“博爱源”等30余个商标。伊赛牛肉、孝敬蔬菜、豫竹方便面等在大型超市上架,产品远销山西、陕西、河北、广东等地。
目前,《博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下一步,博爱县将着力培育3~5个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小底樱桃节、玄坛庙冬桃节、竹林七贤等品牌价值,推广竹编新工艺,打造六盘溪田园综合体等竹文化特色景区,壮大特色品牌,获取更多溢价收益。在孝敬镇规划建设1个农产品交易物流园区,带动南部3个乡镇、6万亩土地发展高效蔬菜产业,把“孝敬牌”蔬菜做大做活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