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涌动“一池活水”
万邦生化:不懈创新 成就品牌
吴孟超院士工作站落户徐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州经验之产业强市篇
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涌动“一池活水”

作者:本报记者 李 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全国首个县级航空医学救援基地落户徐州市邳州市。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检验药品成分。 (本版图片均由徐州日报友情提供)
 
   

  核心提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是徐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徐州有基础。这里有全国中枢神经药物细分市场龙头企业江苏恩华药业、全国糖尿病综合治疗领军企业江苏万邦生化,还有天荣医疗通讯、凯信电子等一批医疗电子企业。如今,徐州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给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导向引领

  加快集约化发展

  徐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把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四大新兴主导产业之一,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以打造国内重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为目标,突出引培结合、仿创结合,聚焦要素,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招引一批龙头项目,培育壮大一批重点企业,激发医药产业创新活力,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动医药产业集聚化、开放式发展,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孵化、生产基地和大健康产业中心。

  为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发展,徐州市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了蛋白类和中枢神经类药物生产基地、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化学新药生产基地、药用植物生产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中药产业基地。2018年,徐州市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56家,从行业领域来看,已形成了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研发制造的产业格局。

  资源集聚

  打造创新产业链条

  为加速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上档升级,今年3月26日,徐州市开工建设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园区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签约的10余个项目覆盖高值耗材、医疗器械、AI诊断、配套服务等多个领域。与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奠基仪式同日举行的还有华越医疗科技产业化平台揭牌仪式。该平台依托徐州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完备的教育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实验室研发—苗圃孵化—园区加工—平台分销”创新产业链条,建立“产、学、研、用、销”一体化推进机制,快速抢占生物医药领域制高点。目前,仅徐州高新区就集聚了恩华药业、雷奥科技、三维医疗等相关企业近百家,年产值超30亿元。吴孟超院士工作站、上海质子刀医院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徐州市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鼓励万邦生化、恩华药业、必康制药等医药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目前,恩华好欣晴移动医疗、万邦“云健康”平台已上线运行。此外,该市还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新药研发进度,恩华药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万邦生化省级重组蛋白类药物工程中心、糖尿病治疗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研实力持续增强。

  突出优势

  实施“名优品牌”战略

  围绕医药领域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徐州市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共享公共研发资源。

  为发挥徐州医科大学对徐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徐州经开区与徐州医科大学携手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淮海经济区免疫细胞治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徐医大附院医学中心、健康工程研究院等,为徐州医科大学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夯实基础。去年年底,徐州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全人源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治疗肿瘤关键技术”成功入选《江苏省高技术发展重点项目计划(2018~2020年)》。

  坚持生态优先、产城互动的规划建设理念,徐州市正在全力推进5.3平方公里东湖医药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研发制造、咨询教育、展示交易、养老服务等功能板块,全力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生态化、集约化、专业化新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

  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徐州市鼓励上药徐州、国药控股、必康新阳、淮海医药、恩华和润等医药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建设药品冷链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医药现代物流和大健康产业。

  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徐州市围绕恩华药业、万邦生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制订个性化培育方案,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强化创新成果集成,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打造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一流、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领先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鼓励创新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此,徐州市发改委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参考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在研发投入、孵化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9条政策,营造有利于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法治环境,努力提升政府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能力。

  为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细、做精、做专,徐州市规定,凡企业新获得国家创新药、生物制品1类或2类生产批件且在徐州市落地生产、结算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凡企业获得改良型新药生产批件或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且在徐州市落地生产、结算的,给予50万元奖励。另外,该市还鼓励企业收购药品发明专利、独家品种或首仿药文号,对收购药品发明专利、独家品种或首仿药文号并实现本地产业化生产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记者感言

  生物医药产业方兴未艾,大健康时代呼之欲出,徐州市顺应形势,抢抓机遇,以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为方向,突出引培结合、仿创结合,重点打造国内重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和大健康产业中心,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招引一批龙头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打造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全产业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

  徐州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主力,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做好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方案,高起点谋划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力求新锐挑大梁。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