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源沟村蝶变记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驻村更驻心,行动赢民心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博爱县“百企帮百村”助力精准扶贫
周敬敏:幸福生活从鞋帮车间起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源沟村蝶变记
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初夏时节,在孟州市沿207国道向北,取道045县道向西行驶约5公里,便来到了地处孟州市西部陵区,位于焦作、洛阳、济源3市交界处的槐树乡源沟村。

  只有119户378人的源沟村,2017年以前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1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以上。

  多年来,源沟村民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纷纷发展养殖业,希冀改变贫困的面貌,最多时村里有80户从事养猪业,大大小小的猪圈有50处之多。但因为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养猪不仅没能让饲养户脱贫致富,还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每当夏季来临,村里恶臭阵阵,蚊蝇肆虐。

  如今,源沟村老村委会两侧的养殖场,已经改造成了游客接待中心,俨然一个小型游园,园内花红草绿,小径通幽,一座新建公厕掩映在树林中。“我们对全村的猪圈因地制宜进行改建,对全村的旱厕全部进行了改造,新建了5座公厕,并接入了污水管网。全村建设了日处理能力37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5个,实现了雨污分流。”源沟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介绍。

  按照“产业有特色、生态有呵护、文化有传承”“走农旅融合特色乡村游之路”的发展方向,源沟村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内道路“白变黑”、供水管网进村入户,对全村沿街建筑外立面进行美化提升、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处理……2018年10月,源沟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在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基础上,源沟村紧紧围绕产业谋划项目,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源沟村分为上、中、下源沟3个自然村。从村委会所在的中源沟去往上源沟,原来需要绕道,如今,一座“幸福桥”将两个自然村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桥上,一位来自博爱的肖姓游客告诉记者,听战友说这里景色不错,今日一看,果然不虚此行。

  上源沟村民秦水平在洛阳市吉利区工作,看到村里越来越美,他已经启动了自家窑洞的修复计划,打算开办家庭旅馆。

  在“九亩田”农庄,老板宋永波正在准备午饭。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毫不讳言,“平日里每天有近百名游客就餐,周末和节假日每天能接待三四百名游客”。

  正在洗菜的贫困户秦云花告诉记者,“九亩田”开业后,他每天就在这里上一中午班,洗洗菜打打杂,一个月能挣七八百元。“像俺一样,俺村有十几名村民在这儿实现了就业。”

  在汤长军的引领下,记者走到沟底,但见参天大树,遮云蔽日,一株据专家考证有1000年以上树龄的皂角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汤长军说:“沟下我们修建的8000米健身步道已经完工,水系建设项目马上要开标,建成后将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沿健身步道来到下源沟村,贫困户张其文刚在租种的大棚里摘完辣椒,等待着菜商来收。问及收入,张其文喜笑颜开:“今年刚卖了一茬,收入有1万多元了。”

  据了解,该村建设的12座温室大棚,已经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和承包人三方受益。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建设及修复双柿树古街商贸区、郭家楼项目,引入市场机制,着力发展康养中心、水上游乐园、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汤长军介绍。

  从整村脱贫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源沟村完成华丽的转身,实现破茧蝶变。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