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兰封吗?跟印象中的大不一样了!”
“咱离开都50年了,还不知道老朋友能不能认出咱。咦!那不是村里的老扒(宋元义)吗?他在等咱们呢。”
5月24日9时许,当来自新乡市的张常富、任和爱、王晓东等14名曾经在武陟县谢旗营镇兰封村下乡的知青重返故地,看到魂牵梦绕了几十年的兰封村和曾经的老伙伴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见车子进村,下来十几个人,兰封村78岁的李恒顺一眼便认出了任和爱等人,他和72岁的宋元义快步走上前去迎接。
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大家边走边回忆曾经在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边看边感慨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年已七旬从河南师范大学退休的张常富说,他们这十几个人都是新乡市第十中学的初中生,1968年10月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一起来到兰封村,和这里的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4年多。“那时候村里只有三条街,整个村庄一年到头都是灰突突的,吃的、住的、用的,和现在真没法比。”
听说曾经的知青又来到了第二故乡,兰封村的村民们热情相迎。兰封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卫告诉张常富等人,这些年,村里抓住斗武路(云台大道)从村边经过的机遇,借助焦作市农业局的帮扶,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运输业和餐饮业,现在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商业街,种植了120多亩葡萄,建成了能容纳200吨农产品的冷库。村里还投资60多万元美化、绿化、亮化7条大街,是全镇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听到这些,曾经的知青们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
找当年的住户,看村里的葡萄园、冷库,走进住着20名70岁以上老人的村慈善幸福院,聆听着乡音,感受着乡风,感悟着村里点点滴滴的变化,69岁的王晓东激动地说:“今天故地重游,看到兰封村变化这么大,群众生活这么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