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地企合作再落一子 “百亿”竿头更进一步
孟州:“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我市16家粮食企业获16.98亿元贷款额度
“一赛一节”指挥部第一次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领导到分包街道督导“四城联创”工作
“功守道”回归太极拳发源地
图片新闻
导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史文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你好,你要的饭菜来了。”5月14日,在孟州市西虢镇西沃村村民付随社经营的饭店,刚到中午吃饭点,客人就上来了,他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付随社经营的饭店位于该市“四好农村路”乡里归途驿站服务区内,生意特别好,每天有200多人就餐,毛收入2000多元。

  老付快人快语:“过去生意不中,好的时候一天也就100多人就餐,收入1000多元。要说还得感谢政府,没有孟州市修这‘四好农村路’,俺的生意也不能这么好。”

  记者在孟州市采访时了解到,自2017年以来,该市把“四好农村路”创建与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创建“四好农村路”133公里,改造过村路段31个,建设公交站亭116座、游园节点21处,廊道绿化1.16万亩。我省今年5月9日公布的第一批美丽农村路仅有95.7公里,孟州市就占了27.3公里。短短两年时间,孟州市农村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孟州市委书记卢和平说:“‘四好农村路’不仅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还产生了叠加效应,‘四好农村路’还成了产业路、扶贫路、旅游路、振兴路,给沿线百姓带来了新生活。”

  百姓出行更方便

  在龙石线爱心驿站,孟州市滨河港湾小区居民汤鹏与几个朋友站在观景台上,高兴地拍照。

  “这里的风景真美,远处高高低低的丘陵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所覆盖,西部陵区风光一览无余。近处心形拱门、心形花簇,给人一种甜蜜的想象,充满了爱情的味道。”汤鹏告诉记者,他们是从城里专门到这里游玩的。

  记者沿着获孟线、王园线等孟州“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路段一路走过,发现沿路的驿站旁边共享单车真不少。

  “孟州的‘四好农村路’颠覆了我对农村公路的认知,不仅沿路风景优美,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为群众打造了非常舒适的出行环境。所以,我们决定第一批次将200辆共享单车在‘四好农村路’沿线的田园果岭、爱心、乡里归途等驿站投放。”哈啰出行单车事业部品牌运营经理李园告诉记者,“以往哈啰单车只在城市投放,在孟州‘四好农村路’沿线投放是全国首例,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近年来,孟州还坚持把加快城乡公共交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强力推进“村村通”公交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截至目前,该市共投入运营公交车辆83台,开通公交线路18条,覆盖该市所有行政村,日均运送乘客1万余人次。

  脱贫致富有奔头

  槐树、赵和是孟州市两个陵区乡镇,也是扶贫任务最重的乡镇,24个贫困村集中在西部陵区。过去,赵和镇中临泉村周边的群众去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上班,必须从东边的乡间小道绕行。

  为了打通陵区尤其是赵和镇、槐树乡之间的大通道,方便群众出行、农产品销售,发展乡村旅游,加速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7月,孟州市投资4000余万元开工建设获孟线,经过10个月紧张施工,2018年5月1日前正式通车。现在,中临泉村的群众去产业集聚区上班,不仅道路平坦,而且能节约20分钟。

  槐树乡汤庙村是省级贫困村,有种植果树的传统,以前只有孟石线穿村而过,果农经常为销售犯愁。获孟线修通后在该村东边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加上修建了田园果岭驿站,该村人气倍增,果树成熟季节,大量游客上门采摘,种植户喜上眉梢。该村引导群众规划种植了油料牡丹,用上了光伏发电,成为孟州市首批脱贫的贫困村。

  槐树乡源沟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借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东风,2017年,该村投资18万元修建了源沟村内道路,改善了基础条件。如今,该村已建成温室大棚12座,种植草莓、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一季收入可达16万余元。2018年,源沟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今年五一期间,该村接待游客1.2万人次,收入近9万元。其中,特色农家乐日营业收入约2万元。

  有路就需要管护,孟州市通过贫困户管护“四好农村路”,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源沟村贫困户张秀峰,管养2公里道路,月收入450元,一年收入5400元。目前,孟州市有60余名贫困户参与“四好农村路”管护等工作。

  廊道绿化分外美

  在获孟线田园果岭驿站,记者碰到了正在此游玩的河阳街道上段村村民赵栓。

  “上段的怎么跑到这里了?”记者问。

  “本来是骑着三轮车带儿子随便转转,没想到沿路风景这么美,转着转着就跑了几十公里。”赵栓说,“这里的道路、风景不亚于城里,空气又好,真是想不到。”

  按照“一路一景、一段一特色”的原则,孟州市在平原、滩区种植了榆叶梅、红叶李、石榴、白蜡等树木约60万株,还种植了鸢尾、石竹、波斯菊等花卉约26万平方米,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高低搭配、乔灌结合”的绿色长廊。

  在陵区道路两侧,孟州市还鼓励农户集中成片种植桃、杏、石榴、苹果、猕猴桃等果树。槐树乡杨洼村种植桃、核桃,汤庙村种植苹果、石榴;赵和镇柴河村种植猕猴桃、苹果,使得获孟线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爱心驿站,西虢镇店上村村民刘战红与爱人在拍照。他告诉记者,他们是从槐树乡刘庄村桑葚采摘园回来路过这里的,看到景色优美,便停下车转转。

  “你们村没有这里美吧?”记者问。

  “俺村也美得很。不信,你们去看看,路两旁种植的有蜡梅、月季、桂花、金叶榆、黄金槐,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就像一个大花园。”刘战红自豪地说。

  产业助力增收广

  赵和镇沿线村庄以发展特色林果采摘为重点,发展乡村游,助力农民增收。目前,沿线村庄有猕猴桃、樱桃、葡萄、桑葚采摘园20余个。

  赵和镇柴河村村委会主任柴红春说:“过去俺村交通闭塞,坡陡沟深,群众出行不便。现在路修通了,老是美!目前,来柴河村休闲垂钓的人多了,还有市民想来柴河村租个空院子休闲度假呢!”

  槐树乡依托陵区地形地貌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林果业和休闲农业。目前,该乡有6个村发展休闲农业,23个村发展林果业。

  全域旅游谱新篇

  “‘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现在来俺村的游客多了,村民的收益也增加了。”槐树乡古周城村党支部书记杨钢栓喜笑颜开。

  古周城村近两年利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契机,依托生态优势、历史文化,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本地和周边不少群众慕名前来,增加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

  赵和镇西赵和村刘有富的樱桃园位于“四好农村路”孟石线上,自5月16日开园以来,前来游玩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日均进园采摘游客360人次。

  刘有富高兴地说:“‘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给我这樱桃园带来了不少顾客。这不,前两天还有旅行社和我联系,周六要带团到我这樱桃园里游玩。”

  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孟州市把该市所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高品位打造“陵、平、滩”三条旅游环线,形成了户户参与、人人受益,具有孟州乡土特色的全域旅游大格局。今年五一期间,该市仅乡村游就接待游客9万余人,收入80余万元。

  人居环境大改善

  通过“四好农村路”创建,槐树乡整治过村路段31条,拆除违建8万平方米,美化墙体62.5万平方米,并有效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初步实现了每条道路“全域净”,每个村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

  过去源沟村饲养户众多,人居环境脏乱差。如今,该村近50个猪圈全部关停转迁,打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堵塞点”,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赵和镇下坡村在村中心建起了一座小游园。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占民介绍,这座小游园曾经是个垃圾场,距离孟石线不足百米,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的身心健康。经过治理,现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党建游园,成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