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加资金投入,通过项目推动、产业带动、金融促动、光伏拉动“四轮驱动”,努力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全县共拨付扶贫专项资金1171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4个、产业扶贫项目39个。
项目推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县扶贫办和审计部门严格按照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安排专人督察项目进展、施工质量,对项目施工中的工程材料、工程量、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按时按要求高标准完成;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2.5万余米、排水沟1.11万米;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41盏;保障饮水安全,建设饮水工程2个、机井房4座,打井16眼,贫困村和重点非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产业带动,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发展产业是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摆脱贫困最有效的途径。该县实行“土地流转+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打造了乔庙镇菡香稻米,西陶镇、大封镇怀药加工和食用菌种植,大虹桥乡草莓种植,谢旗营镇、圪垱店乡苗木花卉种植等产业扶贫基地;实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打造了谢旗营镇、三阳乡旭瑞养鸭,北郭乡奶牛饲养等特色饲养业基地,通过提供入股分红、务工岗位、订单收购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全县打造特色产业基地20个,新建扶贫车间2个,建设温室大棚92座,18个就业基地安置贫困人员489人。
金融促动,有力保障稳定增收。该县开展户贷户用,收集发展饲养、种植等贷款信息143条,为贫困户发放贷款56笔224.09万元;存续贷款共67笔、282.09万元,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增收58万元;为到期贫困户贷款贴息110笔、20.3万元;突出优质企业带贫,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带贫企业、合作社16个,1424户贫困户与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江河纸业合作组建广聚林木合作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河集团带动11个种植合作社种植优质强筋小麦2万亩,带动贫困户增收。
光伏拉动,巩固提升扶贫成效。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造福贫困群众的民心工程。点多、面散和人员少、发现故障不及时,是武陟县发展光伏发电的一大“痛点”。为解决这一“痛点”,该县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建立了实时监管、每周统计、每月报表机制,实时掌握发电的具体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应急处置,避免出现“僵尸电站”,同时对运行不良的电站提前预警,做到未雨绸缪,让设备更稳定发挥效益,有效提升了光伏发电效能。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光伏项目共发电62.5万余千瓦时,实现收益55.93万元,较去年同期提高95%。
(秦亮 吴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