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首家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的创新产业园区——中原工业设计城,将于明日上午正式开园。该项目由焦作高新区(示范区)与广东同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打造。
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工业设计及设计产业,本报特派记者奔赴同天公司管理运营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进行深入采访,本报今日起从工业设计兴业、兴企、兴城、兴融、兴运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度报道,敬请关注。
2012年12月9日,对于国内规划最大的工业产业设计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视察调研,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广东工业设计城成为总书记视察行程中重要的一站。那时,工业设计对沿海地区来讲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该设计城也才刚刚运营3年,入驻的企业只有80多家,设计师800多人。
总书记半小时内参观了两个展厅,看了众多的工业设计产品,对每一个产品的细节设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总书记临走时对广东工业设计城寄予厚望:“希望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们这就有8000名设计师了。”
如今,每年的12月9日,已被定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中国设计日”,并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活动;广东工业设计城已聚集了国内外设计企业253家,工业设计人员达到8120名;2016年研发设计的新产品超过6000项,转化率达85%;广东工业设计城先后获得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伴随广东工业设计城“设计力”的10年发展,顺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传统制造业逐渐蝶变:设计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设计向多个方向叠加进一步引领细分产业升级;“设计+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开难以想象的产业转型发展空间。
“金楼论剑”,“设计+”的必然选择
工业设计,是设计师及其机构根据市场调研、科研技术的应用和审美观念的时代发展演变,以工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实地考察后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设计创新能力是工业经济的价值内核,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业设计至今对于焦作大多数人来讲或许还是一个新鲜名字,而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所在地顺德区,由于工业设计的引领,让有着“中国家电之都”称号的该区制造业曾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这在1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顺德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从贴牌国外家电产品起家,到模仿生产制造,曾在我国家电市场稀缺的年代,赚得盆满钵满。而没有原创,没有品牌创新,没有创新驱动的引擎,让顺德制造业在本世纪初遭受市场的反噬——大众化、同质化、低档化的家电产品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追求愈来愈远,产品离市场越来越远。内需不足,出口疲软,顺德以家电为主的制造业出路在何方?
2007年9月,顺德家电生产的核心区、美的家电巨头所在地、有着“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之称的北滘镇政府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创意产业专家集聚一堂,为该镇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突围之路。
济济一堂之地在碧江金楼,该楼最初是为纪念明末清初该镇一个村出了26个进士而修建。创意大咖在文化底蕴厚重的碧江金楼济济一堂,“论剑攻略”,刮起了北滘的“头脑风暴”。这次“头脑风暴”虽然没有将该镇产业转型升级的起爆点十分明确地锁定在“工业设计”上,但通过创意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被打开。
一年后的2008年10月份,上任不到一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考察顺德。其间,他想看看顺德工业设计的发展情况。然而,该市当时还没有集约的工业设计产业园,陪同参观人员只好找到了该市105国道旁的一家小型工业设计公司——青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汪洋详细询问了该公司的运营状况,该公司负责人汇报了当时无论是企业、社会都还没有对工业设计足够重视的现状。汪洋了解后,前瞻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设想。此时的105国道顺德段路边的广告牌,还尽是“我是全球最大的OEM”的标语。而“OEM”是代加工的专属名词。曾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饭煲、洗衣机企业代加工产品为荣耀的企业主,也在阵痛后深深认识到过分专注于产能的时代已经很难生存。
顶层谋求、企业需求、市场渴求,被敏锐的北滘镇政府捕获。通过一次次“金楼论剑”,他们认为,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正处于方兴未艾时,北滘及整个珠三角地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引进工业设计可将传统产业“拉长拓宽”,将传统优势变得更优,实现由“制造”到“智造”的进化,打造“设计之都”慢慢变成了北滘以工业设计实现转型突围的标杆和图谱。
1∶101.03,“设计+”的百倍效益
事实上,工业设计离我们并不遥远,大到一辆汽车,小到一个水杯,都是工业设计的成果。在我国,工业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已经变成创新高地,工业设计已经开始引领消费,并撬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智能灯泡球、无线热水袋、瓜果清洁球、便携式干衣架、能够同时烤面包和煮鸡蛋的二合一早餐机……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产品吸引人们的眼球,赢来人们啧啧称赞。
这一切都缘于工业设计。从2009年开始运营的广东工业设计城,经过10年的发展,用实践证明着“设计创新驱动发展”的道理。
“这是一款会自己成长的花盆,它的体积能够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增大,避免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换盆的烦恼。”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展览馆,面对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花盆,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运营方——广东同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家宁告诉记者,这款“成长花盆”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
在该展览馆里,类似“成长花盆”这样的创意产品比比皆是。便携式干衣架看上去跟普通的西装衣架差不多,但它会自动喷出温度合适的暖风,方便烘干衣服。加湿器更是设计小巧——只有一个碗状的底座,只要拧开一小瓶矿泉水,倒置于加湿器上,就会喷出水雾,改善局部环境的空气湿度,让人感觉更加舒适。
“工业设计是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之一。”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墙上,这句话赫然在目。“设计+制造”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创新求变,一方面工业设计从供给端为制造业输送着灵感和力量;另一方面随着这几年国内消费升级,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从有到优,更加突显设计的力量。
工业设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广东工业设计协会的数据显示,受调查企业利润的40%来自工业设计。“顺德家电支柱产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就是工业设计。”在该展览馆,冯家宁告诉记者。她同时介绍了一台贝尔莱德品牌干湿两用熨烫机,这是该品牌公司2016年与设计公司合作打造的当年挂烫机行业第一爆款产品,当年“双11”日销售额达500万元。以此为起点,贝尔莱德逐步开拓高端市场,公司主销产品价位从199~299元上升到499~799元,年产500多万台,热销我国和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成为挂烫机行业的领军品牌。
2013年,广东工业设计城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南大学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广东,工业设计每投入1元钱,对经济的拉动是100元,达到1∶101.03。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设计服务收入从2012年的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5亿元,这意味着广东工业设计城2017年对经济的拉动能力超过750亿元。
“X”产业,“设计+”的叠加效应
顺德在未来将以何种姿势继续领跑全国,是摆在顺德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目前,顺德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推动高达8000多亿元规模的庞大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工业设计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构建“科技-设计-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顺德制造业实现从中低端价值链迈向中高端价值链的关键所在。
2018年年初,顺德区委、区政府作出“设计顺德”战略部署,明确将工业设计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推动顺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科技为牵引,以工业设计为主线,开创科技、设计和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时隔两个月,顺德区委、区政府又发布了《“设计顺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开启了全面实施设计创新系统工程,计划撬动15亿元,打造“工业设计之都”。为扎实推进“设计顺德”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细化一个又一个奋斗目标,并相应制定行动指南,规划发展路线图。
“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设计人才职业化”是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发展思路,如今产业设计化不仅让该市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更让产业在设计的前端引领下不断叠加出更多创新型产业。
“设计+幸福养老”“设计+军民融合”“设计+生命健康”“设计+体育健康”“设计+人工智能”“设计+智能智造”“设计+智能体验”“设计+投资”……“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下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赋予了设计的高质量发展。”一位设计和科技行业的顶尖专家这样说。
设计兴业,工业设计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人的生活需求;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设计兴业,广东工业设计城不仅形成了集创新研发、工业设计、会展商贸、总部经济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也正在积极构建“智能制造+智慧家居”双智特色产业体系,传统制造业因设计打开了难以想象的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