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早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时,就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对垃圾分类工作如此关心?他在重要指示中讲得很清楚: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试运行工作已经开始,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设备已在丰收小区、建业·森林半岛小区等8个居民小区安装完毕。对于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广大市民举双手赞成,但也有人表示担忧:生活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改变老习惯不容易,开展起来有难度。
这就凸显宣传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大宣传力度,而且要创新宣传方式。据报载,在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儿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上,一部名为《分家》的校园情景剧赢得了满堂喝彩。《分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易拉罐、肉骨头和废电池被他们的小主人丢在同一个垃圾桶里,他们针锋相对地打起架来。这时,垃圾分类志愿者出现,告诉他们不同的垃圾,需要住在不同的垃圾桶里,还帮助他们找到了各自不同的家。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今年7月1日就要正式施行的背景下,该市社会各界采取各种新颖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正成为一种新时尚。
事虽难做则成,路虽远行则至。只要我们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持之以恒抓下去,让广大市民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就一定能够形成长效机制,广大市民也一定能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