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去年以来,孟州市城伯镇党委注重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载体、转变服务作风,以“1443”模式为依托,着力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强1个农村党建综合体,整合服务资源,打造坚实服务堡垒。该镇党委副书记王大玮介绍,围绕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该镇以“基层党建百日提质”活动为契机,以村党支部为主导,打造农村党建综合体,在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完善4项干部职业化制度,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高效服务队伍。近年来,该镇结合实际,通过建立完善轮流坐班制度、例会学习制度,督查问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全力打造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干部队伍。
创新4项服务载体,满足群众需求,打造良好服务口碑。一是党建+调查岗。村党支部设立“党代表服务站”,组织党代表每周驻站轮值、定期入户走访。二是党建+平安岗。各村设立党员平安岗,开展“红袖标红马甲”大巡防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三是党建+学习岗。设立党员学习岗,在农村文化广场设立LED大屏幕,与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联网,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热情,带头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四是党建+关爱岗。农村党支部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小精灵”未成年人俱乐部、少儿图书馆等,构建起农村、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网络。
开展3项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过硬服务作风。一是开展“先锋”行动,党员带头转作风。二是开展“敲门”行动,深入群众转作风。三是开展“创优”行动,贴心服务转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