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冰)昨日,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近段时间,我市部分地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市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增加。
据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5月,我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比4月上升153.06%,疫情进入流行高发期,预计6月仍处于较高发病水平。不过,今年我市总体疫情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手足口病总发病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和历史平均发病水平。
据了解,手足口病一般能自愈,但严重的也会要人命。因为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食欲不振等症状,多数患儿体温在38℃左右,容易被误诊。直到孩子的手掌心、脚掌心、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才发现是手足口病。
由于托幼机构是儿童密集场所,极易引发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因此要保持教室和宿舍等场所通风良好,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据了解,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但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主要元凶。所以,我国专门针对它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预防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并于2016年上市。该疫苗属于二类疫苗,由家长自愿选择、自费给孩子接种。
目前,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至5岁,建议低年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预防作用。该疫苗只能对付EV71病毒,对其他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无效。因此,打了EV71疫苗并非不会得手足口病,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大大降低重症、死亡病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