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从市农林科学院传来:“焦蒜1号”50亩示范方实收平均亩产2078.5公斤。
6月2日,记者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刘范村汇花合作社采访时了解到,该合作社今年种植的大蒜新品种“焦蒜1号”,在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大蒜加蒜薹每亩平均纯收入6821元,是种小麦纯收入的10倍以上。汇花合作社理事长李中原说:“明年,我们将扩大种植面积200亩。”
“焦蒜1号”大蒜新品种,是市农林科学院重点培育的最新成果,更是该院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的重要举措。
为了培育这个新品种,市农林科学院农艺师赵荣兵、李福中,先后从山东金乡、河北大名等地引进大蒜种质资源20余份,经过试验筛选精心培育出了8个新品系。其中,“焦蒜1号”取得了高产高效双丰收。
为了大幅度增加农业的比较效益,市农林科学院还研究配套推广了“优质大蒜-优质小麦-早熟玉米-优质花生‘四优四高’集成技术”种植模式,开创了高效农业种植新模式,探索出抗病抗重茬新途径。
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段新国说:“下一步,我院将把大蒜作为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出台政策、优化布局、建立基地、强化服务,尽快形成新兴特色产业,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