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贾定兴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30年,山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政治教研员王小粉有太多的感触,但她始终牢记这样一句话: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大到关系国家未来,小到关系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幸福生活。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她,更多了一分责任和使命: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有好的成绩,更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让他们健康成长。
王小粉说,她先后在郊区实验学校、焦作市第十七中学任思想政治课老师22年,现在已经在山阳区教育局教研室任政治教研员7年。其间,她历经了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阶段,也见证了社会、学生家长以及个别老师对思想政治课由“偏见”到重视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对王小粉影响很大。“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谁来培养?我认为,一是老师,二是家长。”王小粉说。她清楚地记得一件事,十七中曾有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匡某,在初二时,她曾问这名学生,准备考什么样的大学?将来准备干什么?这名学生非常茫然。“家长一味追求成绩,思政课老师只是照本宣科,青春期的学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是必须尽快改观。”王小粉说。
如何能把枯燥的教材变得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她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变老师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知识和情感相结合,用深深的情怀去感染、教育学生,把立德育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日常管理与辅助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匡某经过我的引导,后来很阳光、很有成就。前段时间还给我寄来贺卡,感谢我的课影响了他一生。”王小粉感慨。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除了加强学习,王小粉还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等央视新闻栏目,随时掌握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方向,并将其适当地穿插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发展,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她独特而有趣味的讲课方式也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她的课也多次获得市级、区级优质课一等奖。
在任政治教研员后,王小粉将工作重心放到培养优秀思政教师上面。她坚持每周到学校与教师开展全区大教研活动,将自己多年从教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思政教师,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此外,王小粉还参与研究市级重大科研课题“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并在《中学生学习报》《教育时报》发表文章。
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多年,王小粉养成了天天学习的习惯。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毛泽东选集》《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以及打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等,她利用时间,反复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对我触动很大,更让我多了一分自豪、一分责任。我将继续立足岗位,不忘初心,在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我区现有思政教师业务水平上下功夫,引导学校、教师、家长重视青少年思想品德和道德法治教育,绝不辜负党和政府赋予我的教学职责。”王小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