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据介绍,去年该市在尚伏路、沁五路沿路两侧35米种有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广玉兰、五角枫、法桐等10多个品种树苗,共计栽植树苗60多万株。
在尚伏路柏香村路段,村北头的游园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走近细看,游园广场铺满了红砖,各种苗木绿意盎然,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几个孩童正在嬉戏打闹。“这个游乐园原先是个垃圾场,有20年历史,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这次建设‘四好农村路’,对村头路边全进行了整治,多年治不了的垃圾围村难题可算是解决了。”柏香一街村委会主任杨大军高兴地说。
沿沁五线太行街道示范路一路西行,北关庄、西沁阳、西义合,个个村头路边干净整洁,不见一点垃圾,地上铺着平整的柏油,绿荫环绕着沿线村民的房屋。村民们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家门口,可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干净、这么美!”
“四好农村路”塑造乡村气质
拉高标杆,打造亮点,条条公路变靓了,乡村气质提升了。
柏香二街在尚伏路过村路口兴建了“驴文化”游园和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柏香镇贺村在尚伏路过村路口,利用迄今约五千年的圪垱坡仰韶文化遗址文化资源,建成了沁阳圪垱坡仰韶文化园,文化墙上生动再现了陶器制作的八大工艺,周边用陶器垒成小品作为点缀,园区栽种花草、景观树进行美化。崇义镇是国家千亿亩粮食基地种植区,该镇葛万村就在路边村口兴建了以“走四好农村路、享五谷丰登年”为主题的农业游园,造型别致的4个粮仓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之中,表达了林茂粮丰的主题。
沁五线东起太行街道北关村,西至紫陵镇王村,这是一个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党建阵地,沿线随处可见红色元素,有利用沁阳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资源建成的王村红色游园,有宣传建党历史的西义合村“红船广场”,还有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北关村党建广场。
“四好农村路”力促产业兴盛
产业振兴,道路领航。农村公路不仅是一条能通行的路,更是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记者在示范路上采访时看到,不少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紫陵镇坞头村头饰产业园区位于该市“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沁五线上。今年年初以来,这个用小皮筋“搓”出大产业的村子火了,全国各地来此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展览大厅记者看到,货架上的皮筋头饰产品琳琅满目,有六大类500多个品种、3000多种款式。目前,坞头村有专业从事头饰品加工的经营户70余家,带动紫陵镇各村从业商户160余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就业6万余人。该村仅在浙江义乌批发市场做专业销售的商户就有50余户400多人,产品依靠电子商务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总产值近2亿元。
在尚伏路与沁南线交叉口柏香村路段,“沁阳市柏香九色玫瑰小镇欢迎您”的精美招牌格外引人注目。柏香九色玫瑰小镇项目占地1500亩,分水系园区、游乐园区、玫瑰观赏园区和农业观光采摘园区,目前一期建设工程已完工。
沁五线范村扶贫产业游园以“扶弱济贫、传递爱心”为宗旨,建设了绿化景观、健身设施。今年5月已动工的沁阳市文佩饰品有限公司项目位于范村村口,一期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6个生产车间,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四好农村路”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公交港湾、公路驿站建成了,绿色电动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投放了,群众“出门踏上柏油路、抬脚坐上公交车”已成现实。
西向镇屯头村建设了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村级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区,服务区营运客运线路为沁阳—窑头班线,沿途设置19个村级站点,配置7辆客运车辆,每日班次21个,收发车时间为6时至18时,每30分钟一班,日客运量约400人。
该市还积极推进城乡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全市投运40辆电动公交车,将原有的市内公交线路延伸至7个乡镇(办事处)、37个行政村,实行“全域最高2元”的城乡公交票价结构。2019年,该市计划再投入50辆电动公交车,通过冷热线搭配、合理规划路线等方式,提供高品质公交服务,使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实惠、更环保。
“沁阳将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产业、+党建、+扶贫、+金融等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群众从中受益,同时带动全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先行区打下坚实的基础。”谈及未来怎样继续绘制“四好农村路”的“沁阳样板”,卢希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