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响鼓重锤决战脱贫攻坚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我是第一书记,有事请找我
“90后”小夫妻:种植菌菇 致富不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李召村第一书记梁万升:
我是第一书记,有事请找我
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梁万升(右)正在给村民李小孔讲解贫困户特色养殖补贴政策。 本报记者 王 颖 摄
 
   

  “我是第一书记,有事请找我。”在温县祥云镇李召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万升把自己的名片发到了每家每户。他的电话乡亲们可随时打,大伙儿打心里信赖这位扶贫干部。

  为啥?6月12日,记者慕名到该村采访,乡亲们道出了原因。

  “梁书记可是俺的大恩人啊。”67岁的贫困户李小孔话中带着感激之情。2017年,李小孔养了30多只羊,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那年年底把羊卖了算算账还亏了几千元。老汉又心疼又着急,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只种羊也卖了,整天闷闷不乐。

  2018年4月,在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的梁万升受命担任李召村驻村第一书记。不久,李小孔就找他诉苦。了解情况后,梁万升带着李小孔找到养殖专家咨询请教。在专家的鼓励下,李小孔养起了土猪,当年年底家里就增收4000余元。今年春天,李小孔又卖了4只土猪仔,赚了1500余元。“今年年底,再把圈里的卖掉,估计能挣1万多元呢。”李小孔高兴地说,“这都要感谢梁书记啊!”

  村里不少贫困户都念着梁万升的好。贫困户李热闹家蜂蜜销售遇难题,梁万升听说后第一时间帮他销售;贫困户李天国病愈出院后,梁万升跑前跑后帮他报销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户李宝全家花生滞销,梁万升多方协调帮忙找到销路……

  村民李瑞奇说:“梁书记来到村里没少给俺们办好事,路修平了,村变美了,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所言非虚。以前村南边那个坑塘堆满垃圾,又脏又臭。梁万升驻村之后,积极申请资金治理坑塘,如今那里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村民文化广场,还建起了文化舞台,装上了健身器材。

  李召村的同庆捻线厂负责人李同庆说:“梁书记重视发展扶贫产业,把村里的扶贫就业车间设置在我们厂里,让村里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对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梁万升也有一套自己的法子。

  “梁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同心协力,带领俺村争创了‘五星党支部’,增强了全村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李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海政说。

  梁万升驻村时,恰逢村两委换届,他精心组织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开展,针对村两委干部老龄化问题,充实一名有作为、敢担当的年轻妇女到村委会工作。他还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着力补齐党建短板,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

  2018年,在梁万升和村两委干部的组织下,全村党员干部到焦裕禄教育基地和红旗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丰富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全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