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王素平)七一临近,沁阳市紫陵镇机关大院的人气比往常更旺了。
为何?
这里依托当年中共沁阳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新打造的“初心馆”“践行馆”,吸引了沁阳市以及周边地区众多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5月30日到6月1日,沁阳市政协机关、沁阳市税务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先后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在“初心馆”里聆听沁阳相关革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迹介绍,重温入党誓词;在“践行馆”里观看偏居神农山下的紫陵镇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彩画面;到赵寨村新建的沁阳市党员政治生活馆暨党性教育基地和坞头红色产业园,感受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加工基地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情况。
“没想到紫陵镇变化这么大,这里打造的红色阵地、红色旅游太有特色了。”沁阳市西向镇税务分局的陈珊珊感慨。
“紫陵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革命精神的地方,传承红色基因,创建‘五红’党建品牌、打造红色紫陵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紫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卫说。
实施“强基工程”,建强红色阵地。依托中共沁阳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去年,该镇精心打造了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使命”为主题的“初心馆”“践行馆”,全面展示沁阳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紫陵的欣欣向荣,这个“红色阵地”也逐渐成为周边地区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该镇累计投入350万元对全镇13个村的村级组织阵地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打造了一村一品的党建特色和红色旅游路线。
实施“富民工程”,助推红色产业。为实现头饰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经营,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建设了坞头头饰产业园和电子商务车间,带动24户入园经营,安置230余人就业。正在建设中的范村头饰产业园,可容纳50余家商户,带动500余人就业。坞头和范村两个头饰产业园,以及规划的沁阳市玻璃钢博士后工作站、玻璃钢复合材料总部经济中心等,为紫陵镇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该镇还通过实施“快乐工程”,开展村党组织成员联系党员、922名党员联系5515农户和组织130余名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激活了红色细胞,激发了红色正能量;通过实施“爱心工程”,投资35万元修建坞头、东庄、范村老年幸福院,建设头饰产业扶贫基地覆盖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范村爱心超市,传递了红色关怀;通过实施“清风工程”,扎牢红色篱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去年,该镇党委和赵寨等3个村被评为焦作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