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最美乡愁,找回乡村自己的DNA
图片新闻
畅饮丹江水 更思建设人
我市召开文艺精品创作座谈会
孟州麦草画 “最美伴手礼”
香港学子来“偷”拳
结缘范长江行动,很幸运
太极拳高手轻松撂倒“拳击女孩”
强化使命担当 加快改革融合 为高质量发展创优市场环境
振奋精神 增强信心 勇于担当 精准施策 坚决打好打赢生态文明攻坚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6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缘范长江行动,很幸运
——访范长江行动同学会干事施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范长江行动同学会干事施莹。
 
   

  本报记者 赵改玲

  轻盈的身姿,秀气的面容,温柔的声音,范长江行动同学会干事施莹,是年轻、漂亮的南国女子,自带淑女范儿。

  说起范长江行动,施莹觉得自己和它很有缘分。

  施莹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中文系,毕业那年,她在大公报实习。当年,该报正好组织范长江行动,她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当时,她去了深圳、上海等地,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体验了记者的日常生活,收获很大、成长很快,并深深体会到“记者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通过参加范长江行动,她爱上了记者这一职业。在大公报实习期间,她依靠勤奋和灵性最终留在了大公报工作。

  这一次来焦作,她的身份是带队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施莹介绍,能参加范长江行动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学子。这些新闻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报名,并对记者工作有一定了解,通过面试后,才能获得这次采访机会。

  来到焦作后,施莹参观了云台山景区的红石峡,夜游了如梦如幻的云溪谷,她对焦作美景大为赞赏。施莹说,云台山景区的风景很壮观,特别是夜晚的灯光秀,是对自然资源的二次开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创新。孟州市的“老家莫沟”、温县的陈家沟,都给施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和同学们兴奋地拍照、采访。

  从过去的学生,到现在的带队老师,虽然施莹的身份在变,但不变的是她对参加范长江行动的热情和好奇心。她说,希望香港学子和河南学子通过实地采访,都有丰厚收获,用每个人的独特视角,报道好所见、所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