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6月13日下午,位于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北侧的武陟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瓜果大棚内,几名附近的村民正在拔草;距该合作社几公里远的永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内,30多名附近的村民正在晾晒木耳。两处务工的村民虽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该镇“两送两保”产业扶贫政策模式的受益者。近两年来,武陟县大封镇推行的“两送两保”模式,给辖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该镇镇长许二军告诉记者,该镇产业扶贫基地全部采取“两送两保”扶贫模式,即送股权——根据投资比例,财政资金作为脱贫的“金钥匙”全部无偿送给覆盖的贫困户,贫困户只要写申请,通过村“四议两公开”程序即可免费入股并签订入股协议书;保分红——按股权比例分配,贫困户根据入股协议,每年可享受500元至1000元的分红;送岗位——大棚的日常管理及基本建设用工首先考虑贫困户,其家庭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到基地打工,并结合其身体状况自由选择每天的打工时间;保薪酬——贫困户在基地就业,忙季每天8小时给付60元至70元的报酬,淡季每天6小时给付50元至60元的报酬。保证产业扶贫基地无论收成如何,贫困户每月都有务工收入。
当天下午,武陟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松林向记者介绍,该合作社占地50亩,总投资15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5万元,建设有30座标准化种植大棚,主要种植西瓜、甜瓜、哈密瓜、钙果等水果。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技兴农”的发展思想,为了提高合作社种植品种的档次和效益,该合作社从山西引进钙果进行种植,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测算,该品种成熟后,每亩利润可达2.5万元。2017年,该合作社被大封镇政府确立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后,根据“四议两公开”确定的贫困户名单,先后吸纳全镇63户贫困户免费入股和有就业条件的贫困户到合作社就业。根据投资比例,财政资金作为脱贫的“金钥匙”全部无偿送给这63户贫困户。贫困户只要写申请,通过村“四议两公开”程序即可免费入股并签订入股协议书。大棚的日常管理及基本建设用工首先考虑贫困户,其家庭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到基地打工,并结合其身体状况自由选择每天的打工时间。
与武陟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相似,大封镇永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50亩,总投资35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31万元,建有水电一体化食用菌大棚30座,该项目引进外观鲜白、肉质透明、营养价值高的白玉木耳,推行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达到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该扶贫就业基地先后吸纳全镇72户贫困户免费入股,并根据“两送两保”模式吸纳有就业条件的贫困户到合作社就业,有效保证了贫困户的如期脱贫。“今年收成好,每公斤售价20多元,客户都在这儿等着发货呢。几十名附近村民能够过来务工,保证了及时发货,我们也是托了扶贫好政策的福啊!”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和平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