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学典
“我们率先以安全性高、回报率高的小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爆点,从而充分激发村民(股民)热情,为全村带来更多的服务和更大的利益。”谈起集体经济的发展,温县武德镇北保封村党支部书记段霖声这样对记者说,“我们依托国道207的规划和物流仓储优势建立物流园,吸收群众入股,以村民自发入股的方式融资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每户入股8000元,预计年分红1000~1500元,严格按照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初衷,将收入按股份分配到户、到人。”
北保封村集体经济薄弱,主要收入依靠老旧厂房出租,但所收租金非常少,去年收入仅1万多元。盘活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是决定该村集体经济起步的关键因素,该村去年利用“三资”清查,盘活了村集体几处“沉睡”资源,以发展扶贫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为依托,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先后申请了扶贫项目(物流仓储项目35万元)和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标准化厂房建设50万元)。
北保封村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说是全镇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胆探索。产权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镇组织召开镇、村干部业务培训会,累计培训500余人次。让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完整的权能,如建立产权交易平台,让集体资产能交易、能投资、能增值,实现对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等工作每一个环节和阶段任务的熟悉掌握,真正对自己的“家底”进行一次彻底摸清,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该镇各村以全镇清产核资工作为基础,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主体地位,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组织、有载体,健全了乡村的经济管理体系。
北保封村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更富裕了,该镇苏王村则因发展集体经济脱了贫。苏王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多举措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集体流转土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闲置”土地集中利用,村集体收入可年增3万元;建成40kw村级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收2万元;利用10间门面房、7个村集体厂房租赁项目,村集体收入可年增3万元;利用专项扶贫资金,投资建设2019年度温县武德镇苏王村标准粮食储备仓库项目,预计年增收6万元。曾经的贫困村正在一步步嬗变,基础设施完善了,生活环境优美了,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北保封村去年率先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前股份经济合作社已挂牌成立,县产权改革办已为该村集体颁证,今后还将在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土地流转、劳务输出、怀药种植加工等专业合作社。全镇还有26个村也在积极申请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相关资质,我们将通过‘三资’管理的规范化,不断盘活“沉睡”资产,让集体资源发挥作用,让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该镇党委副书记张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