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如何努力破解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等难题,事关攻坚战总体质量。沁阳市先行先试,以消费扶贫为突破口,积极搭建贫困村、贫困户消费需求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平台,探索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沁阳市组建了以龙头带贫企业(合作社)为核心,1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调研小组,深入该市20个贫困村、24个重点非贫困村带贫企业(合作社)进行摸底调查,为开展消费扶贫夯实基础。与此同时,成立了以沁阳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沁阳市“集中消费扶贫”行动方案》《沁阳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创建“农特产品对接”微信群,建立周调度、月汇总、年表彰机制,创新供需双方预告、对接、公示机制,探索建立订单种植机制等制度体系,努力构建社会消费扶贫大格局。
大格局需要借助大平台。沁阳市引导该市带贫企业(合作社)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及爱心人士,优先登录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河南特色馆,选择沁阳带贫企业(合作社)产品进行消费购买,帮助贫困户增收。截至目前,已引导14家带贫企业(合作社)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产品886种,实现购买11643次,帮助贫困户增收57.2万元。2018年11月,该市成功承办全省“互联网+电商扶贫”观摩培训会,中国社会扶贫网河南特色馆在该市启动上线。
除利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这一平台之外,沁阳市还采取“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组织地方电商平台“光速生鲜”“好物团”对接带贫企业(合作社)开展直采直销。截至目前,共销售农特产品9184公斤,帮助贫困户增收1.1万元。搭建“电商+贫困村、带贫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特色产品平台,在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和怀府网等地方网站开设扶贫馆,开展消费扶贫。目前,已引导20多家企业入驻,上传产品1100多种,实现销售额5057余万元,安置就业214人,带动贫困户68人创业。开展“互联网+推介展销”活动,组织140余家企业、商户参展,涉及农特产品、生鲜产品、酒水、副食、日用百货等百余种商品,每成交一笔就为贫困人口捐赠0.1元至0.5元,已累计捐款5.8万元。开展“互联网+礼包订销”活动,通过筛选贫困村、贫困户农特产品制成“扶贫大礼包”,鼓励各帮扶单位、社会组织优先购买“扶贫大礼包”,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增收2.8万元。
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凝聚社会合力,沁阳市创新“互联网+厨房直销”模式,建立沁阳市消费扶贫台账,通过实施贫困村、贫困户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四进”行动,鼓励引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的食堂餐厅优先选用贫困村农特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目前,已在沁阳一中、永威学校、沁阳市人民医院、沁阳市妇幼保健院等5家学校和单位开展“农特产品直供厨房”活动,仅5月份销售额就达3.7万元。此外,沁阳市创新“互联网+超市直销”模式,在焦百沁阳商厦、生活广场、沁阳联盟店、玫瑰城永辉超市、快乐购等5家大型商场免费设立“消费扶贫专柜”,组织开展“扶贫产品进超市”活动。仅5月份,累计销售各类农特产品2.7万余公斤,帮助贫困户增收10.5万元。通过创新“互联网+单位助销”模式,沁阳市组织帮扶单位和企业开展“消费扶贫认购”和“企业消费带贫”行动,截至目前,通过线下消费帮助贫困户增收6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