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7月份府城水厂试通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中站区府城街道启心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高继在翘首期盼的同时,更绷紧了神经。“不到施工单位全部撤出,我们一刻不能松劲,要为水厂正式通水铺好一条平平坦坦的‘道路’。”他说。
6月17日下午,启心村北面南水北调供水系统工地车来人往,秩序井然,有的在运送石料,有的在抽泥浆,有的在垒砌阀井。王高继一边巡查,一边电话不断,“遥控”协调施工单位和村民们反映的各种事情,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位于府城街道店后村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府城水厂去年9月30日开工,占地68亩,涉及征迁农户100余户,需要迁移200余座坟墓。府城水厂供水系统项目全长3.2公里,90%管道在启心村,涉及永久性占地21亩31户,临时性占地20亩124户,其中要迁移坟墓100余座,还有附着物清点包赔等大量工作。市委、市政府要求府城水厂今年7月初试通水,工期紧,任务重,需要尽快交地。
“府城水厂是我市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不能因为厂址和管线征迁拖了工程建设的后腿。”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金晨露表示。
为此,府城街道确定了“党建引领助推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工作组,组织乡村干部吃透征迁政策、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
面对项目征迁工作中的不同诉求,府城街道党工委组建强有力的攻坚队伍,与村干部配合逐户开展工作,点对点进行突破,在守住政策底线的同时,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力所能及地给予征迁户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的方式,聚集多方资源,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到项目现场查看建设进度,收集意见问题,建立台账,及时反馈上报,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启心村是此次征迁的重点,不仅要提前交付本村的地给施工方,还要协调本村群众迁走位于店后村的200余个坟头。“我们坚持工程方、区南水北调办、街道、村干部联合对农户附着物进行清点,同时明确任务、责任、标准、时限,整个征迁包赔过程公开公正透明,杜绝了推诿扯皮和问题遗留。”王高继说。
在中站区、府城街道领导的亲力亲为和指导下,府城村两委、店后村两委干部全力以赴,启心村探索了党建与工作融合新途径,将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扩大为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并且将水厂建设征迁任务作为每月的“必修课”进行沟通讨论、决定决策。针对此次征迁涉及4个村民小组的情况,启心村明确3名两委干部牵头,4个小组分别由1名组长和4名党员群众代表成立“五人小组”集中攻坚。在严格按照赔偿标准进行赔付的基础上,村里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带头征迁,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王高继日夜守护在征迁建设一线,随时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群众代表王小磊积极做好家属亲属的工作,从决定到率先迁完家族的11座坟头仅用了6天时间。在王小磊的影响和村里的推动下,启心村辖区的68座坟头不到20天迁完,位于府城水厂辖区、涉及启心村9个家族的200余座坟头也在规定时间内全部迁出。建设泵站的21亩永久性占地,去年10月中旬就交付给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使用,6号阀井涉及的80多户临时性占地也在13天时间交付施工方。
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现场施工的张海涛感慨:感谢中站区各级干部、群众为府城水厂建设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工扰民、民扰工现象,但中站区各级干部敢于担当,能在第一时间出面协调解决,尤其是位于店后村的焦作恒冠工贸有限公司,主动为工程让路,以致影响了货物进出交付。
来自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的信息,目前南水北调供水泵站已建成,管线工程已完成90%,府城水厂已开始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