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铭记而传承。
这是一座铭刻了共和国煤炭工业发展记忆的百年老矿,从1919年到2019年,在一个世纪的岁月变迁中,王封矿历经风雨沧桑,在共和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这座已经被人们淡忘许久的百年老矿,更名为河南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封实业)后,以其新颖的转型目标和举措,再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5月31日,焦作市副市长牛炎平专程到王封实业调研,称赞该公司“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转型项目是企业转型、城市转型的最佳选择,并表示将在政策、资金上全力支持,打造一批造福焦煤、服务焦作、影响河南、叫响全国的优质项目,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6月4日,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增到王封实业调研,在实地察看了“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大井小巷风情街”的建设情况后,杨建增指出,王封实业以“退二进三”为抓手,利用企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建文旅园区,发展思路和方向很好。
那么,王封实业究竟在强管理、促转型上做了哪些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为此,笔者专程到该公司进行了采访。
厚重的历史与转型的探索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王封矿1919年由英商开凿大井,1923年正式投产。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王封矿职工积极响应,举行了历时8个月的反帝爱国大罢工,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称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王封矿大力发展生产,至1996年,共生产原煤4235.723万吨,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奖励68项,涌现出全国先进集体采三队、“全国劳模”丁百元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40余人先后受到国家、原煤炭部和河南省表彰。
随着时间的延续,矿井煤炭资源日渐枯竭。至上世纪80年代末,王封矿进入衰老期,煤炭产量以年均15%的幅度递减,企业也由盈利变为政策性亏损。截至1990年,累计亏损5000余万元。同年12月,经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核准,王封矿被列为“无能力生产矿井”。面对报废在即的生存危机,王封矿确立了“以煤炭生产为依托,立足老矿内部挖潜,一手抓煤炭生产,一手抓多种经营”的战略方针,开始了艰难的转型探索。
1996年11月,王封矿因煤炭资源枯竭封井后,先后建成了电子设备厂、铁合金厂、电焊条厂、地毯厂、烧碱厂、化学公司、电熔锆厂等,走出了一条衰老报废矿井平稳转产的新路子,曾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河南省委原书记李长春的高度赞扬。2008年,该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先进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王封矿虽然拥有十几家地面单位,但由于点多、线长、规模小,再加上没有一个主导产业支撑,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电焊条厂、地毯厂、编织袋厂、建安公司等单位相继停产,烧碱厂、铁合金厂、化学公司也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周边同行迅速扩张等因素影响,在夹缝中生存。2003年,随着环保力度加大,王封铁合金厂14台矿热炉全部关停搬迁;2005年,投产运行近20年的烧碱厂因规模小、亏损严重而停产;同年,化学公司的锆盐生产系统也因工艺落后、成本居高不下被迫停产。2006年,王封矿根据国家政策实施政策性破产,2007年更名为王封冶化。至2016年,该矿仅剩职工120余人,只有一个电熔锆厂时断时续生产,年亏损达600余万元,企业又一次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没落的现实与转型实践
2016年5月,焦煤集团对王封冶化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王保才临危受命,任王封冶化董事长、总经理。他刚到任时,整个厂区一片荒芜,空地上稀疏地种着蔬菜,看不到一点工厂的模样。曾经辉煌的王封矿没落成了一片废墟,可谓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作为“掌门人”,王保才到任后干的第一件事是谁都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建设了一个“档案楼”。王保才在谈到建设“档案楼”的初衷时说道,当时,他在一个地下室看到满屋的上世纪50年代的档案时,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要把王封矿的这段历史留下来。虽然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他觉得,只有留下历史才会留下希望。如今,这座“档案楼”也成了“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的组成部分,成了王封实业厂区的一景。
转型首先要转思想。在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公司领导班子首先从信心抓起,讲曾经的辉煌,讲暂时的困难,讲未来的发展,鼓励干部职工增强转型发展的信心。同时,为了企业的发展,王封冶化2017年更名为河南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公司领导班子还向职工承诺,用3~5年的时间,让王封实业摆脱在焦煤集团地面单位垫底的局面,步入地面单位中游行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对于当时的王封矿来说,温饱都是问题,更不要说转型发展了。为此,该公司决定先从增收节支入手,用王保才的话说,就是小转型解决温饱。
在增收方面,该公司决定从现有的门面房抓起。王保才到任的头几个月里,对中站区门面房的租赁价格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王封实业门面房对外租赁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脱离,且10多年租金都没有变化。为了解决房屋租赁价格与市场严重倒挂的问题,王封实业所属的怡光市场就成了提高租金的第一个焦点。
之所以选择怡光市场,是因为当时怡光市场大多数商户的租赁合约即将到期。由于是10多年来第一次上调租赁价格,该公司将上涨幅度定为10%,没想到,就是这10%,也引起了商户的极大反应。为此,王封实业从维护企业利益出发,连发三道公告,讲明企业的立场。最终,经过4天的耐心讲解和沟通,商户们都签了合约,上涨租金的第一块硬骨头被顺利攻克。初战告捷使王封实业的干部职工士气大增。
随后,该公司对所有门面房进行了梳理,该上涨租金的全部上涨。对到期的门面房实行一房一策对外租赁,除怡光市场外,该公司房屋租赁价格均提高了50%以上。
为扩大收入,王封实业还成立了商贸中心,立足焦煤市场,为基层单位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先后成为3M口罩和德国沙尔夫公司的总代理,商贸中心3个人,一年的营业额达400多万元,利润30万元。
钱是挣来的,但在企业困难时,省也是一种救急的手段。为此,王封实业坚持在节流上下功夫。该公司机关人员原先在3个区域办公,既浪费水电,也影响工作效率,他们整修了小礼堂,将机关所有的人员集中办公,减少了浪费。
该公司原有70%的职工下岗拿生活费,他们就将在家休息的职工全部安排工作岗位,其中有20多名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减少了生活费的支出。
未来的发展与转型的突破
从年亏损600多万元到实现盈利,王封实业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温饱问题解决后,该公司开始谋划企业未来的转型方向,也就是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保才所说的,大转型谋划发展。
王保才认为,一个企业要转型发展,就必须把企业作为一个棋子,放在一个城市的大盘中,这样转型才能最终取得成功。焦作市的定位是全域旅游,因此,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就是最好的选择,但必须有一个抓手来带动。对于王封实业来说,历史厚重是企业独特的优势,那么,王封的转型就要在厚重的历史上做文章。为此,他们确立了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工业和文化三产业两翼发展的转型方向,以英福公司在王封矿的原址为基础,利用井架、坑口电厂遗址、铁路专线、原有建筑、设施等老工业元素,适当考虑矿井文化的融入,进行规划改造,建立创意产业园和创客园区,发展都市产业,倾力打造集文化、休闲、旅游、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
为了将蓝图变成现实,他们专门请华中科技大学作了“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总体规划。为了规避风险,该公司决定先做一个“试验田”,在“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下面做一个子项目,面积是“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的二十分之一,名字就叫“大井小巷风情街”。他们将公司门口的一条街用老煤矿文化进行改造,大门口的空地上用集装箱文化进行设计,把能开发的门面房都开发出来进行租赁,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收入,另一方面试水人们对文旅项目的认可度。
在“大井小巷风情街”的建设上,王封实业不吝资金。在集装箱创意区设计时,一家个体公司每平方米建设费500元,但设计出来的效果十分平淡,他们随后又找了家大型公司,该公司设计建设费每平方米要1400元,但效果很好,他们毅然选择了这家公司。王保才说,不管是“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项目还是“大井小巷风情街”这个子项目,出发点就是要做品质、做亮点,决不甘平庸。为解决资金问题,他们在努力争取政府奖补资金的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与一线城市合作、与大公司合作,华夏财富论坛秘书长、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相关领导、北京市演艺集团负责人相继来到王封实业进行调研,均对“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要加强合作、共创基业。
除了“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和“大井小巷风情街”转型项目外,王封实业在转型发展方面还有其他举措,亦即“两翼发展”。王保才告诉笔者,虽然公司在中心城区按照“退二进三”实施转型,但并没有完全放弃第二产业,王封实业在化工园区还有80亩土地,为了盘活这些土地,公司多方招商,对接高精尖化工项目。目前,一个利用废盐酸生产环保新材料项目已经结束谈判,即将进入签约阶段。
为盘活闲置资产,该公司准备将原先的财务楼建设成焦煤集团的“双创”基地,将原先的工会楼建设成总部基地楼,修建共享会议室和高端会客厅,吸引一批中小企业来此办公。
2016年上半年,王封矿还处于亏损状态,到2017年2月,仅过去8个月,企业已开始盈利。3年转型,企业固定资产增加了400多万元,合作建设固定资产也增加500多万元,职工工资翻了一番,企业终于摆脱了排名垫底的尴尬局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煤炭开采到转型的探索,从转型的实践到转型的突破,王封实业——这个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曲折的百年老企业秉承“特别能战斗”精神,正在转型中嬗变,在改革中浴火重生。
图① “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景观之一。
图② 档案楼小景。
(本栏图片均由焦煤集团党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