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6日6时许,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卫玉秀早早吃完饭来到村文化广场,那里已经有10多名姐妹在等候。
“今天《邘新社亲》系列微电影在俺村开拍,俺腰鼓队还要表演呢!”卫玉秀一脸自豪地说。
《邘新社亲》系列微电影是根据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村和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结为社亲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互帮互助的故事而改编。
据了解,两村的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有一年,大新庄回族青年闪耀忠去山西贩羊时,在两省交界关卡同收税官发生争执,收税官因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时任山西省陵川县令的邘邰村人陈我捷,借充军之名将闪耀忠释放。为表感谢,每年邘邰村的庙会,大新庄村都会送上厚礼。一来二去,两个村逐渐成了“社亲”。
至此500年来,两村不分民族,不分姓氏,传承着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的精神文明传统,每年春节,两村互赠老虎、秧歌、武术等杂耍,演绎了回汉一家亲感天动地的故事。
2015年9月,“邘新社亲”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018年,两村分别被授予“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和“全国民族团结创建示范村”称号。
《邘新社亲》系列微电影全剧共6集,分别在大新庄和邘邰村取景,由著名编剧郑雷执笔,央视导演姬雨执导。
当天第一场开拍的是千人走亲戚的画面,只见大新庄村两委会干部带领300多人的表演队伍来到村口,邘邰村两委会干部上前迎接,好不热闹。摇臂、航拍、地拍,数台摄像机一起拍摄,再现了当时千人走亲戚的宏大场面。
“好,这条过!”导演的一声令下,结束了表演。“接下来,我们拍揭碑仪式这场戏。”
“该我们上场了!”卫玉秀和姐妹们整理好服装、腰鼓,用尽全力将腰鼓敲得震天响。“第一次上镜,摄像机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实在有些紧张。”事后,卫玉秀兴奋地说。
据介绍,沁阳市积极按照焦作市推广“邘新社亲”的经验,围绕撰写一篇报告文学、创作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脚本、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制作一组网络微视频“四个一”的思路,创新传播载体,用微电影的形式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促进中华民族一家亲。 (吕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