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党建引领 共建家园丨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激活“红色细胞” 助力“四城联创”
党旗映红新家园
焦作邮政贴心服务助高校毕业生轻松离校
冒酷暑 迎赛事 加紧集训
定点帮扶 搭建“爱心桥”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一封义务兵家书的波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红色细胞” 助力“四城联创”
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许连华正在精心修剪自己栽植的爬藤植物。
  本报记者 张 鹏 摄
 
   

  六月仲夏,万物繁盛。

  中站区朱村街道梅苑社区文化广场的长廊上,虬枝盘绕的凌霄,倚在青灰色的枝干上忘情怒放。“这是我们社区西会支部书记许连华退休后种下的,至今已有10年了。10年来,剪枝、浇水等日常管理,老许‘一包到底’,你看这凌霄长得多么茂盛。”梅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淑霞说。

  家住南会小区的老党员李梅香,今年已经77岁高龄,虽已退休20多年了,但她退休不褪色,一心想为群众再多作贡献。作为南会小区党群议事会的一名成员,李梅香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都得走在前列!”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处处可见她的身影;收取楼道公共照明费用,她楼上楼下奔波不知疲惫;天然气入户,为安全起见,她挨家挨户通知尽心尽责。

  65岁的老党员苗家起当起了义务巡逻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党员医生秦龙国成了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主力……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梅苑社区,是一个常住人口约3000人的煤矿家属院型社区,没有物业导致公共服务不足、环境脏乱差,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老旧楼院基础设施薄弱。“四城联创”启动以来,短短2年时间,梅苑社区实现了华丽转变:环境变美了、功能齐全了、居民舒心了……

  转变的关键,是梅苑社区在朱村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一思路,在一个个小区、一个个楼栋、一个个群体中,强力激活了像许连华、李梅香、苗家起等活力四射的“红色细胞”,聚起红色能量,助力“四城联创”。

  聚起红色能量,梅苑社区着力“织密”社区党组织这张大网,不断深化“党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栋长、单元长”六级工作体系,让居民群众随时听到党的声音、看到党的身影、了解党的政策。

  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梅苑社区通过党群议事会、居民座谈会、社区活动、设立的“红色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实现了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说了算。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梅苑社区积极发挥一个党员引领一方、服务一方、稳定一方、致富一方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在社区大力开展“党员认亲”“党员领愿”活动,组建了文艺、矛调、帮扶、医疗、义务巡逻等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义诊、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

  党建引领,党员奉献,梅苑社区的“红色细胞”活力越来越强。62岁的楼栋长陈景贵坚持“党员无二线”,每天都像上班一样准时出门,到社区慢走几圈,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拉个话、搭把手。看到哪里有垃圾,及时清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党员徐慧芳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每天早上,她都在文化广场免费教授太极拳,并为辖区居民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一个个“红色细胞”,逐渐成为梅苑社区“四城联创”工作的主力军,根植基层、引领发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