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海南集中整治“洋地名”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网友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洋地名”乱象的确该整治;也有网友认为,这种现象无伤大雅,更不至于上纲上线地将其打上崇洋媚外的标签,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能容下“洋地名”。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河北白帆:地名追求“高大上”,好似土豪穿洋装;兼容并蓄可以有,切莫盲目去崇洋。
@风景城赏风景:由汉字组成的精妙词汇千变万化、数不胜数,为什么偏偏要取“洋地名”!图洋气不能丢了文化传统和民族根基。我认为,取地名时,可以借鉴“洋地名”,但不能泛滥,更不能侵权。
@常睿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名文化也讲究历史传承,我们何必非要取“洋地名”。取地名,应该把当地的文化和乡愁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体现它的实用价值和审美功能。
@雨中漫步3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种特点与我们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气度密不可分。我们不能打着保护文化的旗号抵制所有外来文化。我认为,对于能够促进文明交流的“洋地名”应该加以保护,对于不规范的“洋地名”应该整治清理。
@秋泉12:国外有“唐人街”,我们为何容不下“洋地名”。只要“洋地名”有意义,能体现一种文化,不与本土文化产生冲突,我们就应该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它。海南省可以集中整治“洋地名”,但不宜搞一刀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选择地保留“洋地名”。
【下期话题】
“脏烟灰缸奖”
近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召开2018年度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发布会。本次发布会选择了2018年度热播的前30部电影、前30部电视剧进行监测,结果显示,30部国产电影中,有烟草镜头的影片为26部,占比86.7%;30部国产电视剧中,有烟草镜头的电视剧为10部,占比33.3%。电影《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电视剧《猎毒者》因烟草镜头过多获“脏烟灰缸奖”。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