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民政月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政部第二十四基层蹲点工作组莅临我市
开展资助贫困山区学校活动
图片新闻
提高政治站位 做好民生实事
市民政局开展“落实民政服务机构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宣传年”活动
市民政局调研组 到平安联创分包社区调研平安建设工作
让流浪者不再流浪
村委大院笑声朗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流浪者不再流浪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张文彬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5月13日,丽日当空。对流浪青年徐某某来说,这是个幸福的日子。他外出辗转多日,历经磨难,这天终于在温县民政局救助站的帮助下,要回家了。

  午饭开饭时间一到,他就急不可耐地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一抹嘴开口就是:“送我回家!”他既兴奋又急不可耐的样子,让在场的救助站站长李秋生等人忍俊不禁。

  今年28岁的徐某某是温县番田镇大吴村人。在村民眼里,他一直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几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因头部受伤造成双耳失聪,从此他性情大变,成了人人恨的问题青年,他的身上从此打上了流浪、厮混的烙印。他先后几次将家里的机动车、电动车变卖成现钱,甚至偷偷拿走父亲卖菜赚来的辛苦钱后,离家出走。在他无所依靠到处流浪时,该县民政局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后,及时伸出援手护送其回家。为了让他回家,救助站没少费心思。

  当天14时许,救助站给他办理了离站手续。在回家的车上,徐某某隔着车窗向外张望,手里撕扯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废纸。一进大吴村,他就兴奋地告诉车内同行人,不多远就到家了。车刚在村委会大院门前停下,徐某某推开车门就往家跑,甚至没和闻讯迎面而来的母亲打招呼。负责此次接洽的村干部张红军叫住徐某某,徐某某一副害羞的样子,表示以后再也不乱跑了。救助站工作人员和村干部、驻村干部等进行了沟通,并就徐某某以后的生活进行了规划,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17时许,李秋生一行回到救助站,在电脑上完成了救助认证资料上传工作。

  上述情景是温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工作中的普通一天,也是救助站温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一个缩影。说起救助工作,李秋生说,对于这项崇高而平凡的社会福利事业,站里也是煞费苦心,积极开展救助站改造、设施设备上档升级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不间断。该救助站还组织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上街拉横幅、摆展板、发传单、做巡查,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先后开展救助机构开放日、“寒冬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等救助活动,对流转、滞站的社会流浪乞讨人员,认真落实入站7个工作日无身份证信息人员报请公安采集DAN血样率100%、受助人员录入全国救助管理系统率100%、滞站流浪乞讨人员登录全国寻亲网100%三个“百分之百”。去年,该救助站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0余人次,目前滞站5人。

  李秋生说,作为一名民政人,就要勇于责任担当,甘于默默奉献,乐于大爱无疆。每当看着一个个救助人员回到自己的家和亲人身边,作为民政工作者,虽苦犹荣,也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神圣和光荣,一定要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做好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