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博爱县磨头镇狮口村,看到一片丰收景象——颗粒饱满的麦子堆积成山,远望金光灿灿。几位村民正配合前来该村收麦的种子公司过秤,望着沉甸甸的秤砣,他们喜笑颜开。
站在高耸的麦堆前,市政府办公室驻狮口村第一书记张文东高兴地算着“丰收账”。他说:“今年是狮口村集体经济——醒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迎来的第二个丰收年,估计夏收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亩产要比去年增收400多元。”
2017年年底,在市政府办公室驻狮口村帮扶工作队以及县、乡两级政府的帮助下,狮口村争取到了省级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61万元,成立了该村首个集体经济——醒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便实现了粮食收入63万余元。2018年秋季,狮口村继续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旗下又成立两个农业合作社,流转邻村200余亩耕地,预计今年可实现粮食收入100余万元。
狮口村原是省级深度贫困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建设产业扶贫车间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摘帽”。
摘掉“穷帽子”,戴起“富帽子”!仅2018年,这个只有700多人口的小村便引入21个项目、1400多万元资金,朝着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致富路奔去。
漫步狮口村,阵阵清风扑面而来——
原来“蜗居”在该村村委会二楼的产业扶贫车间,已乔迁至1080平方米的宽敞厂房,设备也由原来的几台机器发展至近百台。在这里工作的狮口村40余名脱贫户不出远门,每月便会有3000多元收入,有的月收入能拿到5000元钱。
原来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煤球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清洁能源。脱贫户住进了有空调、有天然气、有水冲厕所的房子。张文东介绍,狮口村是全市第一个实施并全面完成旱厕改造的脱贫村。
原来被垃圾“占领”的荒宅、荒地不见了,阳光下,家家户户门前小花园里的波斯菊在随风摇曳。
在河南和兴集团、博爱县五洲国际企业的共同帮扶下,狮口村占地4200平方米的文化游园已全面升级为狮口村党群文化服务综合体,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地。
金黄的麦子压沉幸福的秤砣,产业扶贫车间里致富的马达火力全开,大变样的村容村貌彰显着文明新风尚……一个脱贫村正阔步迈向致富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