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2018年10月1日,总投资3亿元的海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县项目开工建设。
招商引资来的桑德恒昌、海利科技,只是温县通过招商引资撬动产业转型提升的其中一个支点。2018年,温县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100个项目中,还有59个是采取项目转让、破产重组、厂房出租、技术改造等方式的“腾笼换鸟”,总投资达29.35亿元,占总项目投资额的34.13%。
此举也一举盘活了凯创重工、福沃重工、玖龙塑胶等企业闲置用地和厂房,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连点成链产业生
产业集聚区是在一个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起产业资本、资源要素等的重要平台,其重要抓手非招商引资莫属。然而,招商引资并非“拾到篮里就是菜”,不仅要求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的产业项目,更要与当地的产业资源和禀赋能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才能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温县产业集聚区,有一家生产冰激凌壳的食品加工企业——温县哥润食品有限公司,本是大咖食品的供应商。经其牵线以商招商,2013年成立的大咖食品于2014年4月整体搬至温县产业集聚区,以租赁哥润食品的空置厂房为基础,迅速发展成为一家拥有5个全自动生产车间和一个现代化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集研发、生产、销售、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2018年8月,总投资8亿元的大咖食品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温县产业集聚区招商服务局项目科科长李永毅告诉记者,大咖食品的到来不仅与哥润食品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的产业链条,更引进了总投资4.2亿元的河南上岛实业有限公司(蜜雪冰城)分拨中心项目。
产业模块化集成
如果说,桑德恒昌、海利科技是“无中生有”,大咖食品如太极生两仪般是一生二、二生三,那么,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更像是打破了无形的企业围墙,实现了企业的集成式模块化布局。
在温县产业集聚区,有一个“区中园”——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是温县人民政府、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与福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采用“飞地经济”模式合作建设的一个以食品加工、电子电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跨区域产业园,目前完成招商面积1600亩,招商企业投资规模达48亿元。
河南金水飞地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科技产业园的运营,一肩担两头:一是为企业选址,二是为园区选企。金水飞地产业园公司副总经理周振海说,“飞地经济”模式,不仅拓展了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和集聚,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更开创了“存量变革叠加增量崛起”的平台模式。
所谓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既要实现本地优势产业集约化、集聚化,又要优选外来产业,与本地产业实现上下游资源嫁接,实现产业形态新集聚。
占地面积仅15亩的河南华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温县分公司,坐落在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区。分包产业园的温县产业集聚区科技与人力资源局副局长徐发军告诉记者:“别看华隆电气只有两栋厂房、一栋宿舍楼,却是一家专业的防爆电气产品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油田及制药、船舶制造等领域,去年上缴税收近300万元。”
小而精、小而美。像华隆电气这样的小企业,要想单个拿到大小合适的土地却不易。“这也正是新兴科技产业园集成招商的优势所在。”周振海说,在为园区选企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帮企业作好规划和预算,引导企业按需用地,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企业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设周期,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据统计,新兴科技产业园区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招商,目前已入驻企业37家,其中已建成试生产企业10家,预计今年年底还将有5家企业建成试生产。园区入驻企业总占地1447.37亩,全部投产之后可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
在海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县分公司项目工地,负责人甄恩建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4栋厂房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7月份可正式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创利税4500万元。
此刻,温县产业集聚区处处涌动着转型发展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