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河南省焦作市实行‘两定制兜底线’,打造健康扶贫新模式”成为受表扬的河南省5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
由武陟县探索实施并在全市推广的“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围绕“看得好病”制订医疗诊疗方案,围绕“看得起病”制订医保救助方案,实行社会救助兜底,完善了贫困人口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为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借鉴样本。2019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健康扶贫工作对武陟县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武陟县因此被评为焦作市2018年度有重大影响的十件大事突出贡献单位。
做实“硬件”做优“软件” 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武陟县在“强基层”上下功夫、用真劲。2016年至2018年,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医疗设备更新配备、人才引进培养、医院内涵建设软实力打造,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优质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全面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建好医疗服务体系,让群众看得上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5亿元,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精神病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对14个乡镇卫生院实施迁建和改扩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新增业务用房12万余平方米,改造业务用房3万余平方米。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了全覆盖。加大医疗设备配备。乡镇卫生院全部配齐了彩超、DR(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大件”,全县共拥有核磁共振、CT等大型设备以及万元以上常规设备达2500余台(件),基本满足了基层诊疗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服务内涵。通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文明创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树立了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配好优质医疗资源,让群众看得好病。以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水平。目前,该县建成省级临床重点学(专)科4个、焦作市重点学科6个。2016年以来,该县共引进各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385名,其中研究生4名,新增中、高级职称135人,全县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633人。组织各类卫生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派出204名医疗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以医联(共)体建设为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县级医院积极参与省、市三级医院组建的医联体,目前共有40余名省市级专家在该县长期坐诊带教,并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实施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出台了《武陟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县人民医院先行先试,与谢旗营、圪垱店2家卫生院组建医共体,在医共体内实现临床带教、业务培训、双向转诊、医院管理等。
探索两定制兜底线模式
构建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做优医疗定制,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按照“一个贫困户一个健康服务团队”的准则,组建110支健康扶贫服务队,对1288名因病致贫病人“一对一”制订医疗服务方案,建立考评机制,服务的质和量与服务团队补助挂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投资近180万元,配备全科医生服务包162台,配备签约服务两轮电动车70辆、四轮电动车37辆,进村入户开展医疗服务,由困难群众的求医无门变为医生的主动上门服务。服务团队根据所有因病致贫对象所患病种、病情,制订精细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每月至少上门服务一次,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方案最优、费用最低、服务最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进一步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2018年,该县医务人员制订医疗服务方案1327份,累计入户随访15655人次,免费体检6345人次。
做好医保定制,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贵”。武陟县卫生健康委联合医保、民政、慈善、保险等部门,建立了“3+3”医保模式,分别是“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三重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医保托底救助、慈善救助”三重救助,切实降低贫困人员住院的医疗费用负担。2018年,“3+3”各项政策报销29056人次,总医疗费用2484.8万元,报销2112.21万元,县域内贫困人员住院自付比控制在10%以内。
做实兜底保障,让贫困群众健康路上不落一人。该县建立和完善了慈善助力扶贫机制,2018年全县募集慈善资金2000余万元,投入扶贫领域1000余万元,用于健康扶贫近500万元。对于医疗费用特别重大的,经各种政策叠加报销后,困难群众门诊自付费用超150元、住院自付费用超1500元的,由乡镇慈善基金进行托底救助。对贫困兜底线重度失能失智的残疾人员实行集中医养,由县财政兜底保障。做好民政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将通过“两定制”帮扶救助仍不能有效解决实际困难的贫困群众纳入低保兜底范围。
探索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脱贫新路径
医养中心建设管理运营成为借鉴样本
武陟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员664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6%。该县把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医养作为深化“两定制兜底线”扶贫模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依托乡镇卫生院和养老机构建设医养中心,按照“分类入住、就近帮托”的原则,在县城、县东、沁南和沁北4个片区规划建设了5个医养中心,设置医养床位708张,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保健、文娱、养护“五位一体”的医养服务。
武陟的医养中心建设,探索了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脱贫之路。全县5个医养中心入住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164人,使贫困家庭解放劳动力95人,实现就业92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从根本上解决了“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问题。
该县建设医养中心,既为入住人员解决了“病有所医”的问题,也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充分结合。目前,3个卫生院医养中心吸收社会人员15人,入住医养中心成为托养康复的新趋势。
该县依托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医养中心,使乡镇卫生院从单纯看病变为医养结合,拓展了卫生院的服务内涵,为乡镇卫生院转型发展找到了出路。
在兜好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这个底线的基础上,武陟县还争取国开行资金1.6亿元,按照医养一体模式,构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县人民医院旧址,投资1.28亿元,建设400张床位以上医养一体化示范中心;投资1500万元在大虹桥、詹店、大封、乔庙、嘉应观5个乡镇,依托卫生院或敬老院,建设乡镇医养中心;投资2000万元,再新建14个慈善幸福院,打造一批农村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武陟县卫生健康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