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称的博爱县,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顶层布局,把有基础、有前景的现代高效农业作为当前的战略产业,变农业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为产业优势,努力实现由传统粗放农业向高效精准农业转型,生态高效农业引领绿色增收,鼓起了广大农民的“钱袋子”,形成了以蔬菜为龙头,林果、养殖、中药、花卉、种子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2018年,博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92万元,增长8.6%,一幅“绿富美”的生态高效农业蓝图渐次展开。
踏上博爱县这方热土,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劲态势给本报走基层采访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19日,骄阳似火,博爱县孝敬镇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十几位农户顶着高温在塑料大棚里采摘茄子,大棚外堆满的茄子则被农户们集中称重装箱,这些新鲜的蔬菜将被运往湖南长沙、四川重庆、陕西渭南等地。“孝敬牌茄子通过了绿色认证,品相好品质好,老百姓吃得放心,全国很多超市、酒店都用咱家的茄子。”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燕说。
作为高效生态农业的代表,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占地3.5万亩,有高标准日光温室138座,高档次大拱棚13座,一年365天天天有蔬菜,有无刺小黄瓜、长茄、丝瓜、豆角等20多个蔬菜品种,直供周边6个城市的商超,带动就业1000千余人,带动200余户贫困户增收。
走进孝敬镇东原庄村天弘葡萄园,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青葡萄悬挂在藤枝间,舒展出一片灵动的诗意。天弘葡萄园合作社负责人原士朝自豪地说:“俺种的夏黑、阳光玫瑰这些品种口感特别好,周边城市和县城的人都开车来采摘,根本不愁卖。”
孝敬镇有着葡萄种植传统,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万亩葡萄园”之称。由于品种单一、品质较差导致市场滞销,农户忍痛将葡萄树砍掉。2014年,东原庄村党支部书记原士朝成立天弘葡萄园合作社,在郑州果树所与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引进1000多个葡萄品种试种,最后遴选出100余个葡萄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高品质葡萄迅速打开了市场。借博爱县发展全域旅游东风,该合作社组织自驾游、亲子游、七夕采摘葡萄等农旅结合活动,吸引周边广大市民前来采摘游览。截至目前,天弘葡萄园合作社已带动周边100户村民种植葡萄,许多村民以及贫困户都走上了致富道路。
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博爱县休闲农业与全域旅游创建同步发展,成为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如今,26个休闲农业观光示范点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600万元。
走基层采访组走进位于博爱县金城乡的河南新源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只见光伏大棚中,一串串个头均匀、色泽饱满的水果番茄煞是喜人。这种引进荷兰技术无土栽培的小番茄已获国内有机标准认证,专供北上广等高端市场,1公斤售价40元。这只是博爱县高效农业“引进来”的探索。去年10月,博爱县和荷兰、以色列达成合作意向,正在全力推进中荷、中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让全球顶尖先进种植技术在博爱落地生根,以点带面,实现规模高效。
在位于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北朱营村的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展示田里成片的辣椒长势喜人。天赐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天其学习小麦套种辣椒技术,已在博爱、武陟、沁阳等6县(市)创新推广种植。目前,推广面积已达5000余亩,为农户增收2000余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实现就业。去年,该合作社还与贵州老干妈有限公司签订长年供销合同。采访组了解到,像杨天其这样的家庭农场,在博爱有150余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利用玉米育种软件育种,是我国玉米育种史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从小作坊育种到工厂化育种的重大转变。而这一玉米育种的颠覆性革命,就来源于焦作联丰良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建立了玉米育种大数据库,开发出了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玉米育种软件,实现了育种过程中育种材料选拔、自交系生产鉴定、组合测配、杂交种鉴定等环节车间化,建立起了一个高效率的玉米育种工厂,助力博爱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焦作联丰良种工程技术公司董事长皇甫忠良说:“高产、早熟、耐密、多抗、脱水快”是未来玉米育种的方向,该公司瞄准极具前瞻性的玉米新组合,采用工厂化育种方式,打破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凭经验对玉米育种各环节的垄断,加快了玉米新组合进入各级参试、审定、示范推广的速度,从而满足了市场需求。
博爱县农村农业局党组书记张琳说,现代高效农业在支撑全县经济转型提升中呈现出强大的后劲。全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12.16万亩,其中有近5万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农业效益明显增加。全县蔬菜生产面积20万亩(复播),年产蔬菜110万吨,实现年产值9亿元;林果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13万吨,实现年产值7亿元,该县是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十大蔬菜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