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山,今年90岁,2010年6月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3月入选“中国好人”榜。近日,温县关工委的工作人员去看他,他的身体依然硬朗,精神依然饱满,斗志依然不减。
马立山,1930年出生于温县祥云镇东南王村,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父母颠沛流离。退休前,他一直在许昌市卫生防疫站从事宣传工作,退休后加入许昌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1994年回温县老家,他萌发了教书育人的想法。
盖房子、拉围墙、绘墙画、写标语、订报纸,塑雷锋、张祥云、董存瑞、刘胡兰等6位英雄的雕像……他逐步把自己家的小院落建成了孩子们乐于光顾的“开心园”和“温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温县云贤老年大学”“温县农民健康教育学校”。
他跑遍周边6个乡镇的40多所学校,举办教育讲座,和老师座谈,与家长交流,探索出“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模式,编写了《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和学生家长谈生活新观念》《怎样教子成才》《写给中学生的思想课》《怎样提升中小学生的记忆力》《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开心园”》等40多本“教材”。
20多年来,经他教育的青少年有8万余人次,受益老人有1万多人次。他还倾其所有,奉献爱心。汶川地震,他捐了5000元;玉树地震,他捐了3000元。得知村里谁家孩子考上高中或大学,他都要奖励100元或500元。回到家乡这么多年,他用于创办“开心园”和举办各种展览、资助贫困生、印刷教育资料以及向灾区捐款10余万元。
马立山和他的“开心园”不仅成了连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桥梁,也成了温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张名片。
“尽管年已九旬,体力弱、食量少、疾病增,身体渐衰,但意志坚强,要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心,以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今年4月1日,马立山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