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关心下一代丨焦师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 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
马立山:耄耋之年志更坚
创刊词
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图片新闻
中国关工委的性质是什么?
持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立山:耄耋之年志更坚
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马立山,今年90岁,2010年6月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3月入选“中国好人”榜。近日,温县关工委的工作人员去看他,他的身体依然硬朗,精神依然饱满,斗志依然不减。

  马立山,1930年出生于温县祥云镇东南王村,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父母颠沛流离。退休前,他一直在许昌市卫生防疫站从事宣传工作,退休后加入许昌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1994年回温县老家,他萌发了教书育人的想法。

  盖房子、拉围墙、绘墙画、写标语、订报纸,塑雷锋、张祥云、董存瑞、刘胡兰等6位英雄的雕像……他逐步把自己家的小院落建成了孩子们乐于光顾的“开心园”和“温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温县云贤老年大学”“温县农民健康教育学校”。

  他跑遍周边6个乡镇的40多所学校,举办教育讲座,和老师座谈,与家长交流,探索出“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模式,编写了《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和学生家长谈生活新观念》《怎样教子成才》《写给中学生的思想课》《怎样提升中小学生的记忆力》《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开心园”》等40多本“教材”。

  20多年来,经他教育的青少年有8万余人次,受益老人有1万多人次。他还倾其所有,奉献爱心。汶川地震,他捐了5000元;玉树地震,他捐了3000元。得知村里谁家孩子考上高中或大学,他都要奖励100元或500元。回到家乡这么多年,他用于创办“开心园”和举办各种展览、资助贫困生、印刷教育资料以及向灾区捐款10余万元。

  马立山和他的“开心园”不仅成了连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桥梁,也成了温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张名片。

  “尽管年已九旬,体力弱、食量少、疾病增,身体渐衰,但意志坚强,要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心,以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今年4月1日,马立山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